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刘九如
自5.12大地震及胡锦涛主席考察人民网发表谈话,到有关主管部门随后的明确表态,都强调一个共识:那就是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媒体。奥运刚刚开幕几天,有关研究机构就发布调查数据:社会大众快捷获取奥运信息的途径,其中46.1%的民众通过互联网,34.5%的民众通过电视。这就再次验证了互联网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
仔细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媒体,经历形成、发展和应用成熟的过程,在搜索技术、互动交流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等的推动下,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流媒体,其融合传统媒体功能的跨媒体优势,在新闻信息传播、社会互动交流以及个性化信息沟通等方面,已经超越传统媒体,成为当今最主要的信息传播方式。正是由于新媒体的崛起和超越,促使传统媒体调整转型。从媒体的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动向分析,未来纸介传统媒体——报刊必将朝着设计更时尚、印刷更精美方向发展,其内容将侧重于新闻故事、新闻调查、新闻评论而形成特色;毫无疑问,报刊原来推崇的易碎的、追求时效和信息量大的功能将被互联网等新媒体替代。广播则将更加明确地针对特定移动人群,如行动中的出租车司机、建筑工地的民工等,提供个性化的话音服务。电视则将更加追求画面制作和创意设计,新闻信息传播方式记录片化、电视剧化也许将成为趋势;形式多样的大众生活画面将更多地由互联网新媒体所展现。
同样毫无疑问,网络新媒体将是奥运精神和北京奥运会信息传播的主力媒体。从奥运开幕几天的情况我们看到,运动员除了全身贯注参与比赛和争夺金牌,也在轻松地面向全球观众进行表演;全球观众不仅仅是在观看比赛和欣赏体育赛事,也在与运动员进行交流和对话,融入到运动场。正是网络新媒体在创新奥运、改变奥运,由于其鲜明的自创性、互动性特征,促使世界各个角落的观众,都能通过网络,与赛事管理者、与运动员进行互动交流。同时所以网民参与创意传播,其更多创意策划灵感,必将远远超越报刊电视的少数编导和总编。因此,可以相信北京奥运信息传播最具主导力的是网络新媒体,最受益的也是网络新媒体;同时奥运也将促使网络新媒体出现一个新的发展高潮,更加清晰地奠定它作为社会主流媒体的地位。
有关研究机构的数据还介绍,有65.28%的网民是通过腾讯网了解首块金牌的信息;开幕式当晚,腾讯网视频直播同时在线人数达到158.59万人,访问量达到2022.66万次;最近几天,通过腾讯网观看奥运视频的人数每天超过1000万次;各方面的信息表明,腾讯网的奥运信息报道明显领先于国内其他门户网站。
这些信息一方面表明腾讯网基于奥运报道整合优势、提出的“always on line”理念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另一方面也表明庞大的用户群和即时的新闻推送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根据CNNIC发布的数据,18-30岁的年龄群体是中国互联网民的主体,而这一群体大都是QQ注册用户,他们自然通过腾讯这一最大的网上社区交流。尤其是腾讯积极把握无线潮流,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较快地推动无线业务发展,他们着力打造的Qzone、爱墙等有线无线一体化平台,以及适时推出的“2008,我的手机主场”活动策划,形成了强烈活力,网民通过手机QQ或者手机腾讯网,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奥运信息;运动员通过手机Qzone可在第一时间写下博客,这些应该是腾讯奥运信息报道领先超越的关键。
作者简介:
刘九如,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情报研究所副所长,知名IT市场观察家、资深媒体人和互联网研究专家。曾被评为“推动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十大人物”之一和“影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100人”之一,并荣获首届中国政府出版奖优秀人物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