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邀評論員
指導推進信息化建設,是國務院賦予工業和信息化部的一項重要職責。推進信息化是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涉及國民經濟各行業、各領域。剛剛組建的工業和信息化部,如何擔當推進信息化的重任?李
毅中部長在7月2日召開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指出“推進信息化,要找準定位,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為重點,有所為有所不為,選準突破口和切入點”,闡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今後一個時期推進信息化的策略、重點和方式。
提高對信息化工作的認識
從黨的十四大、十五大將“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寫入大會報告,到十六大明確提出“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再到十七大報告提出“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充分表明黨中央對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視。長期以來,我們對信息化的認識不斷深化,信息化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愈加緊密,信息化工作的思路日益清晰。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其應用日益滲透到經濟和社會各領域,推動著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邁向新的歷史高度。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通信、軟件等現代信息技術和產品的推廣應用,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擴大了市場範圍,推動了管理方式的變革,促進了資源配置的全面優化和充分利用,而且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特別是隨著互聯網普及應用,信息化正在構造21世紀經濟發展和社會活動的新平臺,正在對全球範圍的經濟、政治、軍事、文化以及意識形態產生越來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必將導致經濟發展方式、經濟體制、政府職能以及社會各方面的重大變革。信息化也成為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發達國家憑借在互聯網、通信技術、網絡技術、信息資源和人力資本等方面的優勢,加緊強化其在國際競爭中的有利地位;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在試圖抓住信息化的機遇,避免走進信息“邊緣化”危險地帶,把加快推進信息化作為新世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
信息化成為加速工業化發展的新動力。信息化已從一場技術革命引發為一場產業革命,並成為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與工業化相比,信息化是一次更大跨度的歷史轉型。從長遠看,信息化與工業化的結合日漸密切,信息化不僅可以加快工業化進程,鞏固工業化成果,而且可以提升工業化水平,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主要動力。我國尚處於工業化的進程中,實現工業化仍然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艱巨的歷史性任務。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堅定不移地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將有效提升產業技術水平、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資源利用效率。
信息化是破解我國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諸多難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在經濟領域,通過推進傳統產業與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先進適用技術相結合,提高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管理、物資流通等的自動化、智能化和網絡化水平,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減少物耗,減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產業技術整體水平和經濟增長質量。如我國目前火電平均供電煤耗比國際先進水平高出22.5%,如果通過采用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改造,能使每度電的供電煤耗下降10克,一年即可節約2000萬噸標準煤。在行政管理領域,通過推行電子政務建設,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管理方式創新,有利於提高各級行政機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在社會領域,通過推進教育、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領域的信息化建設,有利於提高改善民生的能力,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利用信息技術,還可以加強對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煤炭、電力、石油、化工、建築等重點行業的能源消耗、資源消耗和污染排放聯網監測,可以加強對經濟運行中的資源、能源和環境成本信息監測與分析,從而提高可持續發展水平,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抓住信息化工作的重點
信息化工作千頭萬緒,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切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今後一個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必須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抓住關鍵,突出重點,切實發揮信息化在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一是抓緊組織制定實施信息化相關戰略、政策、規劃和標準。繼續貫徹落實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統籌推進國家信息化工作,提出促進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的政策措施。圍繞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和文化建設,組織實施國家“十一五”信息化規劃,做好信息化重大項目布局。加快制定實施電子標簽、下一代互聯網、電子政務、電子商務、信息安全、信息化等相關標準。
二是重點推進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研究制定利用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目標、重點行業和政策措施,加強產業分類指導,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供支持。以工業為重點,提高工業各行業生產技術水平和裝備信息化水平,提高節能減排和安全生產水平,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現代產業體繫發展。重視在農業、服務業中推廣利用信息技術,促進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三是重視指導協調電子政務建設。提出進一步促進電子政務發展的思路,搞好建設規劃布局。圍繞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統籌協調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建設和管理,促進網絡的應用。繼續推進政府網站績效評估,探索電子政務績效評估的途徑和方法。
四是協調維護國家信息安全。繼續推進國家信息安全保障體繫建設。加強對基礎信息網絡、重點行業重要信息繫統和政府信息繫統的風險評估和安全檢查。健全國家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繫統應急響應機制和應急協調機制。統籌重要信息繫統的災備繫統建設。加強信息安全服務管理。
五是夯實信息技術和產業基礎。大力發展通信業和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為信息化建設提供技術產品和通信網絡支持。加強信息技術自主創新,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支持集成電路、基礎軟件、嵌入式軟件、新一代移動通信、數字電視、新型平板顯示、下一代互聯網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提高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技術掌控能力。加快電信行業創新和轉型,延伸通信產業鏈,優化電信業務結構。制定和實施促進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六是加強重大問題的協調。認真研究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絡融合的政策措施,加強電子政務網絡建設、信息資源開發利用、信息安全等的協調。
信息化已經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我們相信,工業和信息化部一定能夠找準信息化工作的定位,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推動我國信息化建設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