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安清
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另一个难题也逐步显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某些部门或某些业务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 集成—企业信息化必经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用友及其他国内外信息化厂商对企业管理的理解逐步深入,其ERP产品及配套的实施服务越来越能满足企业管理需求。此外,随着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企业,企业对IT的要求和期望也在变化,以往总希望通过引进一套管理软件包治百病,解决管理问题,而现在企业选择IT系统越来越理性,根据自身实际管理需要来选择相应的管理工具。正是供需双方的理性进步,使得ERP建设的成功率越来越高,ERP普及时代已悄然来临。
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另一个难题也逐步显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某些部门或某些业务需要的管理信息系统,如OA、CRM、ERP、HR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发挥了信息电子化、流程自动化、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现有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投入的时间、使用的部门、生产的厂家及实现技术等各不相同,造成企业和政府现有的应用信息系统各自独立运行,数据不能共享,各自业务流程不能自动衔接,造成企业和政府内部许多自成体系的信息化孤岛,各个应用系统不能相互协作,不能形成统一高效的有机整体。
系统越来越多,维护越来越难。企业如何有效突破信息孤岛,解决现有系统的互连互通、数据共享、业务流程协调统一的集成问题,这是企业管理信息化下一步要逐步解决的重点问题。
三个层面实现应用集成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功能模型都可由界面、数据、流程、组织及行为来进行描述,其中界面、数据和流程是基本点。同样,从应用集成角度而言,如何实现系统间界面、数据和流程的整合是系统有效集成的关键。
应用集成主要可从三个层面来实现:
展现层的集成
UI端聚合应用、单点登录、个性化桌面是展现层集成的重点。而随着Portal相关解决方案的推出,展现层的集成变得越来越容易。
数据集成
基础数据不统一往往是数据集成的灾难,基础数据同步是有效实现数据集成的前提,而选择相对独立的数据交换平台来实现数据集成会使后期的运行维护变得轻松。
业务流程整合
这是应用集成的高级境界,如果系统都SOA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开始系统间业务流程整合。
应用集成的实现手段也在逐步改进,点对点的集成方式比手工重复劳动强一点,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接口的不统一、不规范,导致后期维护如履薄冰。随着IT技术的进步,集成总线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采用这种方式,把数据接口变成业务组件的一种,在集成平台通过规则定义与配置来实现数据间的交换。
用友应用集成平台
用友NC-UAP应用集成平台主要由NC-Portal、数据交换平台及流程平台组成。
NC-Portal是基于JSR168规范而实现的一套J2EE技术体系架构的Portal,允许多种安全认证方式和自选第三方系统用户来源,采取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的权限模型。并提供了完善和通用的第三方系统集成框架和单点登录框架,NCPortal与NC管理软件紧密集成,默认集成NC、IUFO、BI等应用,并支持C/S程序集成。
数据交换平台主要功能是在两个或更多的异构系统(如不同的数据库、消息中间件、ERP或CRM等)之间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实现互连互通、数据共享等功能,构建灵活可扩展的分布式企业应用。
流程平台的核心是工作流引擎。它负责解释执行由业务流设计器和审批流设计器设计的流程定义。流程定义可以引用NC系统建立的功能模型、组织模型以及各种元数据。NC用户可从工作列表中查看到工作流引擎分配给他的工作项,通过单据动作(比如提交、审批、弃审、驳回等)来处理工作项,从而驱动流程流转。
产业链策略
应用集成必然需要非常多的社会资源,用友战略发展产业生态链,为应用集成提供丰富的资源。
产业生态链包括:
合伙伙伴认证体系、工程师资格认证、价格评估体系
推进UAP的社会化教育,如社会化招募培训、高校合作、评估体系
发展基于UAP平台的产品开发伙伴
积极推进与专业软件的系统整合集成
发展数据集成、数据分析业务伙伴
用友的开发规范
用友的开发社区
目前用友已经有300多家产业链伙伴和用友一起帮助客户实现应用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