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项目选型六问
来源:IT专家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一问:都说信息化项目开始前,要选型。选型对于信息化项目真带有这么重要吗?

信息化项目选型,对于信息化项目最后的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选型选好了,可能不一定能够保证项目能够取得成功,但是,至少可以在后续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减少很多麻烦。如我们选型时,若没有考虑行业因素、没有考虑到公司规模,就好像买衣服时,没有量腰身,买回来之后还需要过多的更改。

所以我们应该向选择化妆品、选择衣服一样,去对待项目选型的工作,一点都马虎不得。

二问:信息化项目选型既然这么重要,那我们选型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呢?

根据信息化项目不同,其选型考虑的因素是不同的。如一个操作系统升级的项目与一个CRM项目,所考虑的因素明显不同。下面我以CRM项目为例,说明以下在CRM项目选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1、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虽然不是CRM项目选型时要关注的主要因素,但是,在选型过程中,也不得不注意。如企业选择的CRM系统要不能支持跨系统的运作,因为现在有些企业中,有使用微软的操作系统的,也有使用免费的LINUX操作系统的,则企业在选型时,就要考虑,CRM系统要否在这两个操作系统上同时运作。如是采用B/S模式还是C/S模式,若我们采用C/S模式,则进行远程访问CRM系统的话,只有利用VPN方式进行访问;但是,若采取B/S模式的话,则有多种访问方式了。所以,这就是我们作为CIO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企业其它人员对于这些内容不敏感。此时,我们就要用我们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做出明智的选择。

在考虑技术因素时,我们要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成为“先进”的技术牺牲品。企业在考虑信息化项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时,“先进”、“十年不过时”不是其考量的标准;稳定、成熟才是企业的所选。

2、 规模因素。

大脚穿小鞋、小脚穿大鞋这些话,在企业信息化项目选型时,经常被人提及。确实,这两种现象,是企业在信息化项目选型时经常会碰到的两个问题。

如我认识一家企业,其在去年开始实施CRM项目。他们公司的年销售额由十几个亿,在行业内,也算的上是中上规模了。但是,其在信息化项目投资上,非常的“吝啬”。为了节省CRM项目的成本,其决定上一个开源的CRM 项目。结果呢,项目现在虽然实施成功了,但是,加上二次开发费用、资料培训费用等等,最后的项目成本跟商业成品软件的成本还要高。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大脚穿小鞋的案例,现在开源的CRM软件基本是不成熟的,还远远没有达到在大型企业中应用的标准。企业为了省几个钱,而不顾企业自身的规模,去选择一些小型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那就是自讨苦吃了。

小脚穿大鞋的现象,在企业信息化项目过程中比比皆是。如有的公司,年销售额只有几个亿,但是,去非常的“崇洋媚外”,要用几十万的SAP或者ORALCE的国际性一线品牌的CRM软件。那不是打肿脸充胖子吗?

所以,在考虑项目的规模与软件的规模时,要量身裁衣,你有多大的规模,就选择多大的软件。
 
3、 功能因素。


在信息化项目选型时,功能当然是最基本的。我们选择CRM等应用系统,不能选择那些“明星”服装,中看不中用,而且,穿起来还很麻烦,可能还需要很多人帮你穿呢;最重要的是,后续服务麻烦 
,一不小心,这边皱了,那边沟破了。选择CRM系统时,要选择“工作服”式的系统。因为工作服强调的是功能性、易穿性、不易过时、易于洗涤等等。若工作服洗了几次就不能再穿了,或则每次都要干洗,那就会很麻烦,维护成本就会很高,不使用。

所以,我们在选择信息化系统考虑软件的功能时,就是要实用。要注意企业现在的需求软件能否一一满足。而不要听软件供应商在那边吹嘘,有什么什么高级功能,而这些功能往往是中看不中用。结果呢,本来应该实现的功能,只实现了六成。其它华而不实的功能,却一大堆。

4、 行业因素。

有些信息化项目,对于行业性的要求很高。如ERP、CRM项目,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行业起流程与操作方法是不一样的。如制造行业中的服装行业、食品行业、化工行业,虽然都属于制造行业,但是,其管理方法是有很大差异的。你若想把服装行业的解决方案用到食品行业,那不碰个头破血流才是怪事呢?

所以,我们在信息化系统选型时,要考虑行业的差异。服装行业的就采用服装行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商品流通行业的就选用商品流通行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彼此之间,不要对错了号。

当然,不是所有的信息化项目都要考虑这个行业因素。如操作系统、邮件系统、文件共享系统等等,这些一般都是不同考虑行业特性的,是各个行业都通用的。所以,我们在信息化项目选型时,还真不能死搬硬套,其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我们自己的经验,做出抉择。

三问:国内的软件还是国外的软件好?

中国有这么多的企业,而且,信息化管理正处于发展时期,所以,这块诱人的蛋糕不仅仅国内的企业想吃,而且,国外的企业也想分一杯羹。所以,现在国内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市场,就出现了“八国联军侵华”的现象,各个洋品牌也就开始逐鹿中国内地市场。

不过,在选择洋品牌的信息化项目时,我们要考虑几大问题。

一是性价比。

说实话,现在有些信息化项目,如SAP、ORACLE等ERP项目,他们确实做的比国内的好。但是,其价格也是昂贵的,两者就很明显的差异。国内与国外的信息化项目软件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毕竟国外起步要比我们早,但是其软件、服务费用的昂贵,其最后的性价比并不比国内的产品要高,甚至可能会低。

二是兼容性问题。

国外的软件与国内的软件,由于其管理环境、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同,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异。特别是财务管理软件上。虽然现在国家化趋势是势不可挡的,我国最近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跟国际化接轨的趋势。但是,在实际作业中,国内与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据的。就拿中国的增值税管理来说,国内与国外就有很大的区别,而且,有些国家都没有增值税这种说法。所以,企业要采用国外的信息化管理软件的话,要注意会不会发生“水土不服”。虽然现在国外的软件也宣称已经实现了“本土化”改造,但是还是需要多长几个心眼。

三是自身实力问题。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你想用国外的好牌子,那你就必须还要先看看自己的钱包,鼓不鼓。很多人说,企业搞信息化管理,是个烧钱的游戏,那我们采用洋牌子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就更是大款的游戏了。我认 
为,那些中小型的企业完全没有必要采用国外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国内的软件已经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选择舶来品。


最后,套句老话,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国内的软件好还是国外的软件后,从大的来说,可能是国外的好;但是,国外的好软件用到你企业身上,可能不是最好的了。不合身的衣服,就算其衣服本身最好、材料顶尖,那对你来说,也是中看不中用的,只能压箱柜。

四问:选型过程中,我们最容易忽视的是什么?

选型过程中,要关注的因素太多,若要全部考虑齐全,不太可能,毕竟如此成本太高。但是,即使其他因素不考虑,有一个因素,确是非考虑不可。

我们在选型的过程中,一般看中的是这个信息化管理软件功能好不好。但是,很少人会去考虑,对方负责项目的顾问能力好不好。这就是我们认识的一个误区。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项目选型的时候,把信息化项目只是当作一个软件来对待。错误的认为,只要软件好,那培训人员差一点也无所谓。其实,恰好相反。信息化管理,其重点在于管理,而不是技术。所以说,其软件功能稍微欠缺一点,若培训人员水平高一点,则完全可以弥补。

在考量培训顾问能力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看其业务能力,而不是技术能力。在信息化管理市场上,技术人员是不缺的,因为其只要通过短时间的培训,完全可以胜任。现在缺的是既有实际管理经验,又懂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由于这种人才的紧缺,所以,很多软件公司就拿技术人员滥竽充数。对技术人员进行简单的业务培训后,就把他们推上了前方。这种顾问,由于缺乏实际管理的经验,很难根据用户的需求,得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有时候由于方案过于理论化,反而会带领企业走向误区。所以,企业在选型时,要擦亮眼睛,看看自己选的顾问是只会纸上谈兵呢,还是已经身经百战的老手了?

二是要看其项目管理的经验。有些信息化项目,跨越的周期比较长。如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或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这些没有半年时间一般都拿不下来。所以,如此长的周期,若没有一个良好的计划,没有一个合格的项目负责人,则这个信息化项目就很难进行下去。因为信息化项目跟其他项目不一样,如建造厂房等,一般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不会很大;但是,信息化项目因为涉及到企业从上到下各个部门,会对企业产生比较大的不利影响。所以,没有一个优秀的项目领导人,那企业很可能会被弄的不得安宁,走许多冤枉路。

三是要看其稳定性。战场上,最忌讳的就是临阵换将,这样会挫杀队伍士气。虽然说,搞信息化项目管理,不用把员工的身价性命交给实施顾问,但是,企业为此花费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若项目失败的话,这些都打水漂了,而且,还会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困扰。所以,企业已经把自己的半个生命交付给了实施顾问。在这种情况下,若实施顾问经常更换的话,则很容易让企业员工对其丧失信心,对这个信息化项目丧失信心。故,企业为了保障自己公司信息化项目的顺利推进,非常有必要去考察一下,对方顾问团队是否稳定。有时候,这比软件性能是否稳定更加重要。

总之,根据我个人经验而言,我觉得选个好的顾问,比选择一个好的软件更加重要。千金易得,良将难求呀。

五问:现在搞信息化管理的企业这么多,选型时,如何避免大海捞针?

国内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也历经好几个年头了,各个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的企业,也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冒出来。但是,其水平层次不齐,有好有坏。企业如何才能够在这么多的企业中,选择一个好的信息化合作伙伴呢?

我这里也不能帮助大家选择合作伙伴,我只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建议,以缩小这个选择的范围。

一是在选型之前,先要有个预算。信息化管理项目就如同衣服一样,看起来差不多的衣服,其价格却相差甚多。就拿ERP软件来说,价格最贵的要数ORACLE ERP与SAP R3系统了;国内的各大ERP软件价格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故,在信息化项目选型前,企业要先有个大致的项目预算,如此,就可以缩小你选择的范围。

二是企业你所在的行业。现在信息化管理软件行业特性是非常明显的,而且,很多软件企业为了节省实施成本,提高项目的成功率,缩短实施周期,都推出了针对某一个行业的解决方案。所以,不同行业的解决方案,虽然说存在 
通用的可能性,但是,行业不对口,项目实施的成本与风险都会增加。所以,在项目选型的时候,有必要在行业性上多花点时间。通过行业的过滤,又可以去掉一大批候选人。离企业最终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三是就要考虑你管理的重点了。信息化管理软件现在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不同类型的信息化管理软件,其关注的重点也是不同的。如有些专业性比较强的软件,像排程管理、财务管理系统等等,这些是解决企业单一部门的信息化项目;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等,这些就是综合性比较强的管理系统。这就像现在的大学,有些是专业性的,有些是综合性的。企业要根据自己上信息化项目的目的,正确的选择信息化软件。这里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时,一方面,我们不能太过于小家子气,去选择一些部门级别的管理系统。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远的规划,防止这些信息化管理软件,刚刚用熟悉,就要被其他软件所替换。另一方面,在信息化选型方面,也不要过多的追求大而全的系统。

六问:选型过程中,应该有谁来主导这个工作?

信息化管理项目选型工作,应该由谁来主导呢?很多人想都不想,就脱口而出,信息化管理吗,一个信息化管理软件呀,当然要由IT部门出面,主导项目的选型工作了。但是,对于信息化项目选型工作,其实,IT部门最多只是一个辅助的角色,真正在其中起作用的,应该是业务部门。

如企业现在要上一个排程管理系统。若让IT部门去选择,IT人员对于排程管理了解吗,对于企业排程情况熟悉吗,对于企业现在排程作业的具体操作精通吗。答案都是否定的。在这种情况下,若让IT部门去选择一个排程管理软件,给生产计划部门用。能成功吗?

不仅排程管理系统是如此,像ERP、CRM,还是财务管理系统都是如此。IT部门可能只是一个联络部门,帮助各大业务部门跟软件公司打打电话,传达相关通知而已。而该软件是否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能否解决自己的问题,可否成为自己企业最终的信息化项目合作伙伴,还是要业务部门说了算。因为业务部门对自己的工作重难点了如其掌,在选型的过程中,可以跟对方顾问充分沟通,提出自己的管理困惑;而对方顾问也会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然后,业务部门再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判断这个解决方案是否可行。其实,选型的过程,就是这么一个业务部门与对方顾问彼此探讨的过程。通过这个探讨,用户可以知道,这款软件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离自己的心理目标还差多远。

所以,在信息化项目选型过程中,各个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应该勇于承担起这个责任。在信息化选型时,做好相关的工作,跟顾问进行积极的探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选择一个合适自己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为信息化项目的最终成功起一个好的开头。

最后说一句,企业信息化项目选型,就如同男人选老婆、女人选老公一样,要选择一个经久耐用的,又要和自己性格的。千万不能选择好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或者跟自己“八字”不合的对象,否则的话,就家无宁日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企业信息化项目选型,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