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摘要:
坚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推动信息化的全面覆盖和广泛渗透。注重把信息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对现代服务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提升能级,注重把信息化与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相结合,继续推行电子政务,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电子社区,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更好地便民、利民、惠民。
场外传真:
“以前去医院看病,医保卡、病历、现金,要是忘了一样都要来回折腾半天。如今,我只要带着自己的社保卡,就可以直接去医院看病了。”家住徐汇区的王女士正是上海推广电子病历信息系统的受益人。随着电子病历进一步得到应用,社保卡和银行卡绑定支付在更多医院试行,市民就医看病将越来越方便。
足不出户便可缴纳公用事业费、查询个人劳保信息、了解商家打折信息,通过电子社区的平台,市民的生活如今变得愈加便捷。前不久,来自安徽的农民工小田成为了“万名农民工网上行”的参与者,通过东方信息苑,他的业余生活不再枯燥。看书、看电影、学技术……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一切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他的思想和生活。
代表委员解读:
“在信息化建设中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民生发展,对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市政协委员、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孙德炜表示,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由信息化驱动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大大提高物质和能量资源的利用效率。
市人大代表、同济大学副校长郑惠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上海来说,信息化在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加快建设‘四个中心’以及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说,“去年7月,市政府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正式指出要以推动信息技术创新和深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全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领先发展战略的落地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孙德炜委员表示:“上海仍缺少全国领先的信息产业企业。对政府来说,不但要应用好信息技术,而且还应对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投入。”
记者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