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O“少花钱多办事”的三大秘笈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 任彩玲


  “少花钱,多办事”是每一位CIO必须面对的难题,也是必须学会的一门技术。说它是技术是因为光有省钱的想法很不够, CIO不能为了省钱而不搞信息化或搞砸了企业信息化,必须用有限的资金达到企业信息化效果的最大化、保证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够挤出来用在信息化上的资金永远是有限的。所以,如果处理不好“钱”和“事”,CIO就很难得到企业一把手和其他部门持续的支持,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继续投入,会影响企业的资金流,给企业整体经营带来风险;停止投入,会使以前的投资打水漂,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投入太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法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和供应商服务的持续性。

  然而,在信息化实践中,我们还是高兴的听到一批聪明CIO “少花钱多办事,甚至办大事”的故事,于是总结了三大“省钱秘笈”,与广大正在为钱犯愁的CIO分享。

  秘笈一: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大部分CIO在信息系统选型时都会要求供应商“有成功案例、典型用户”,这是因为上信息化系统有风险,谁都不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尤其是企业规模较大、在行业中初一领先地位的大企业,如同一位CIO说的“因为输不起,经济投入、社会影响,风险太大”。

  所以,每一家新进入某地区、某行业的供应商在寻找“典型用户”上都煞费苦心,想方设法的说服一些知名企业成为其第一个用户。 风险越大,利益就越大。就像房地产行业的“样板房”,化妆品行业的“试用品”。 一些聪明的CIO,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勇敢的成为供应商的“第一个用户”,当然要求就是花钱要少、项目要快、服务要好。急于树立“典型用户”供应商,也愿意牺牲利润赢得用户。

  2001年,无线局域网技术崭露头角,在一片质疑声中,上海八万人体育场率先安装了包括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展览馆、东亚大厦以及办公楼在内的全部功能性建筑的无线局域网,成为当年国内已经竣工的最大的体育场馆无线局域网工程。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设备部副经理徐解民在谈到投入时说:“资金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投入精力、建议和风险”。而供应商Above Cable公司总经理张毅斌博士却对这个项目很满意:“虽然这个项目没赚钱,甚至赔钱,可是这个项目的成功为我们后来轻松赢得上海中学、新锦江饭店、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中心、美美百货公司等客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皆大欢喜的合作中,上海东亚体育文化中心有限公司设备部副经理徐解民完成了少花钱办大事的任务。

  百事可乐上海分公司信息主管臧宏铭、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宫克奇、上海市银联商务中心行政总监高跃进都是这种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通过这种方式为企业省了不少钱。

  通过这种方式省钱,CIO一定要“内功”深厚。首先,胆子要大,有承担风险的勇气,不能光想便宜,还要考虑好失败以后的结局。其次,眼光要准,要有承担风险的能力,对自身、对技术前景、对信息化设计的方方面面有清醒地认识,才能选对产品和供应商、上好系统。

  秘笈二:玩转技术魔方

  CIO是复合型人才,技术、业务、管理都要懂。其中,懂技术的CIO一定是能为企业省钱的CIO,因为自己懂,能自己开发的系统,就能省下采购的钱;能自己集成规划的部分,就能省下外包的钱。懂得越深,就不容易陷入产品迷局和采购陷阱,就越容易建成省钱、好用的系统。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2003年实施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中,在考虑采用小型机进行双机热备方案时,供应商东软提供的方案是两台同型号的小型机。根据以往经验,信息中心主任吴蓓华提出:“采用同型号小型机进行双机热备,实际上其中一台小型机的资源未被利用。”双方经过研究,决定用两台不同型号的小型机进行互备,即采购一台配置较高的SUN880运行HIS系统,另一台配置较低的SUN280运行PACS系统图像部分。一旦SUN880出现问题,系统可切换到SUN280上运行,这时小型机的运行峰值由40%可以升至80%~90%,速度可能会慢一些,但仍可正常运转。当然,两台机器进行切换时,也可以关闭一些可暂时关闭的应用,以提高小型机的运行速度。方案如此一改,医院省下了十余万元。

  此外,在系统设备的配备方面,在东软提供的方案中,最初建议中大医院购买思科4506型交换机作为主交换机,信息中心主任吴蓓华提出是否可以利用医院原有的一台思科6506型交换机。东软负责系统集成的工程师考察之后,对医院原有的交换机进行了升级。升级之后,交换机性能提高了两倍。仅此一项,医院又省下数十万元。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信息系统终端都是价值3000元左右的兼容电脑,这一项支出就比同规模医院节省50%以上。这些兼容机,都是信息中心主任宫克奇带领团队成员,在分析了本院医生的应用需求后通过招标采购回来的。宫克奇说:“虽然麻烦点,但是设备一样好用。节省下来的费用使我在采购关键设备,比如交换机上就宽裕一些,能够用最好的了。”而医院的信息系统招标中,宫克奇主任也采用了“软硬分包”的方式,自己集成,使项目总价降低15%-20%,这就省下了十几万。

  通过这种方式省钱,CIO都是不怕给自己找麻烦的人,因为简单采购要比弄懂技术自己做容易得多,可是这些CIO都选择了后者。上述两位CIO都是几年前才从临床医生转作信息中心主任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宫克奇说:“对技术本身我们可能了解的不多,但对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是我们时刻关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老技术也在花样翻新,如果能把握技术趋势、充分挖掘技术潜力,就能在技术魔方的变化中为企业节省下宝贵的资金。

秘笈三:巧用“移花接木”

  信息化应用日益细致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日益走向专业分工。学会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它山之石,既能享受专业化的服务,又能通过规模效应为企业节省资金。

  前不久,南京市的一家医院在与分院实现联网互通时,采用了自己铺设光纤的方式,工程实施费一次性投入20万,此后每年还要支付3万元的光纤维护费。对于这件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吴蓓华十分不解:“我们医院在2005年以前就实现了总院与分院的互联互通,不过我们是租用光纤,每年租金只有1.8万元。自己铺光纤,会有隐患,如果以后城市规划中要求自己铺设的这一段改线、挪线,或者遇到挖路等情况,前面的投资可能全要打水漂。而我们因为签订的是租赁合同,承租方要负责在任何情况下都保证光纤的畅通与安全,消除了此类隐患。”巧用公共设施,既节约了企业资金、又没有浪费社会资源,一举两得。

  把“借鸡生蛋”发挥到极致的还有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主任赵春雨,在面临资金有限而迫切需要价值千万元的IBM服务器这样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巧妙的选择了“租赁”这一妙招。2001年12月29日,光明乳业公司和IBM租赁公司签署了第一期租赁合同,租赁总价值上千万元的两台S85高端服务器和一台SHARK存储设备,租期为三年,光明只花了20%的钱就用上了IBM高端服务器。“IT租赁策略对业务迅速扩张而IT投入预算又有限的企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赵春雨认为,“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因为引进设备大量耗用资金而造成的资金周转困难;另一方面又带来了较高的投资收益。”

  通过这种方式省钱,要求CIO的知识面要广,广泛关注社会生活中与信息化相关的方方面面,要敢于跳出常规思维,创新发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生活中捕捉其中可以共享和利用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