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把促进又好又快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七大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八项任务的第一条,强调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勇敢地肩负起这一重大使命和责任,坚持自主创新,把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科技工作必须以需求为导向,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围绕落实《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和各项任务,以科技创新作为解决国民经济当前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的强大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以全面启动实施科技重大专项为重点,努力实现我国优势领域的战略突破。加快推进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的综合论证,力争尽早全面启动实施。要把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与国家科技计划、部门和地方发展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紧密结合,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新管理方式和组织模式,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努力培育我国战略产业的竞争优势,突破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瓶颈制约,以局部突破带动整体跃升。

  以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为重点,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要求,以整合优化创新要素为纽带,以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联盟为整体,以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为依托,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高技术引领未来发展的先导作用,努力造就一批充满活力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推进国家高新区的“二次创业”,充分发挥国家高新区对高新技术的集聚、引领和辐射作用。

  以节能减排和推进信息化为重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积极推动全民节能减排科技行动,推广一批成熟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工程,攻克一批节能减排关键和共性技术,建设一批科技支撑平台,提升节能减排持续支撑能力,构筑节能减排创新体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以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速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

  以农业科技集成创新为重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加强农业生物技术、农业信息化技术和资源节约技术等农业高新技术、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形成布局完善的农业技术体系。进一步加大“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的力度,形成粮食持续丰产的长效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基础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

  以创新服务模式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整合优势资源,突破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制定现代服务业标准规范与模式,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规范体系。培育若干现代服务业龙头和品牌企业,延伸现代服务产业链,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提升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以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为重点,提升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把握学科发展前沿和技术发展趋势,在信息、生命、纳米等科学技术领域加大投入,力争取得更有影响力的科技成果,在世界科学前沿占领一席之地。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针对气候变化、能源、资源等重大瓶颈问题,部署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我国可持续发展奠定科学基础。

  以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为重点,拓展和深化国际科技合作。科技外交是国家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要积极应对国际竞争新趋势下遇到的技术贸易壁垒、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围绕国家重大科技需求和战略部署,拓展国际科技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提高合作成效。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和国际学术组织,支持中国科学家参与或牵头组织国际性和区域性大科学工程计划。促进更广泛的科技人员交流,引进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和领军人才。完善相关法律和管理制度,促进外资研发机构与国内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