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2007信息化的成长曲线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邱燕娜 


2007年中国信息化建设硕果累累,但在其成功曲线中,也有一些波折存在。我们选取了包括公共服务网站表现脆弱、通存通兑门槛太高、食品追溯遭受冷遇、2.0概念滥竽充数等六个让人失望的应用来进行深度分析,希望能够起到鞭策的作用,从而促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康发展。

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的社会课题。

在跨入2008年新年之际,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国信息化建设所走过的路,会发现一路上充满欣喜:

在政府信息化方面,2007年是我国“十一五”开局第二年,也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关键年。2007年2月,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发出了《关于开展全国电子政务检查工作的通知》,检查并了解国家关于推进电子政务各项方针政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有利于今后电子政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2007年我国政府信息化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包括:政府门户网站双向互动性得到了加强,许多省、市政府在网上征求建议,受理群众举报,进行在线访谈/聊天;政府信息资源整合进程加速,电子政务从分散模式逐渐转变为集中模式,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行政电子监察模式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企业信息化方面,企业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与业务的结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到2010年,要基本实现中央企业信息化向整个企业集成、共享、协同转变,建成集团企业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多数中央企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核心业务应用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要达到或接近同行业的世界先进水平。《意见》的颁发为央企以及其他集团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很多企业都在集团范围内的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如五矿集团ERP项目(V5计划)一期工程成功上线。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继续稳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软件即服务)模式给了中小企业无限的遐想。

除了SaaS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以外,很多先进的信息技术或者技术组合为信息化所用,其中比较突出的有BI和ERP的结合、SOA与BPM的结合。2007年,SOA已经从过去的概念阶段开始走向实际的落地阶段。SOA的落地,和BPM结合起来最为有效,这使得BPM重新成为一个热点。再看BI和ERP的结合。BI技术的应用在2007年成为信息化的一个热点,将BI和ERP结合起来,使得ERP系统中的海量数据可以被BI充分挖掘,形成计划、执行、分析、决策和调整的不断优化过程,构成了决策和执行的闭合循环系统,更多地释放ERP的能量,帮助企业将数据变为信息和知识,给企业提供不断发展的有力工具。

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现象的出现。我们不能忽略不计。只有深入地去挖掘这些现象背后所隐含的深层原因,才能想办法去克服它,从而避免这些现象的再次出现。在这里,我们选取了公共服务网站表现脆弱、通存通兑门槛太高、食品追溯遭受冷遇、2.0概念滥竽充数、出租车刷卡有名无实、信息泄露问题凸显等六个2007年比较典型的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应用来进行分析,希望能为2008年,甚至未来更长时间以后的信息化建设带来一些启示。

纵观我们所列举的这些应用可以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应用问题出在信息技术本身,而是相关机制和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尽管IT厂商在不断努力地改进技术,但目前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瓶颈却不在技术,而在于IT服务管理不够成熟。所以,对用户来说,在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技术的同时,一定要把服务和管理重视起来。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信息化能够为政府、企业的管理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管理不当,其破坏力也会更强。

《中国计算机报》曾经也不惜版面地报道过信息化建设中的一些负面应用。我们惊喜地发现,过去我们曾经批评过的应用,现在很多都已经得到了可喜的改进。比如说,我们曾经对北京数字信息亭形同虚设做过报道,如今这些数字信息亭不但实现了过去希望实现的信息查询功能,还增加了许多能够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功能。

这一次,我们之所以要将2007年让人失望的信息化应用提出来,也是希望能够起到鞭策的作用,引起相关部门、相关责任人的重视。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