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成 静 王文君
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城市竞争力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通过主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追求经济增长,进而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高,这不仅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而且已经被许多发达国家和国内一些先进城市的实践所证明。据统计,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市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投资20.5亿元、711.5亿元和557.9亿元,三次产业投资比例为1.655.243.2,预计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5.151.943.0。作为一个制造业发达、知名品牌众多的工业城市,青岛市对这个数字显然还不是很满意,据了解,青岛市目前经济工作的重心都放在了改变这几个数字及其比例上。为此,青岛市做了大量的工作和部署,并遵照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一体两翼”的新战略,提出“三个着力三个率先”,即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努力在转变发展方式上率先一步;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上率先实现新突破;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力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率先迈出新步伐。日前,记者专门采访了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刘明君。
“调整产业结构是青岛的必走之路”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现在都已经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高,大多超过了60%,有的高达80%以上。美国自战后的1947年以来,制造业的比重持续下降。2000年之后,制造业比重降到国民经济的16%,而服务业比重则高达80%左右,是服务业给美国提供了最多的就业机会。香港是全球服务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值普遍占GDP的70%以上,而香港服务业的比重超过GDP的90%。可是我们连62%的世界平均水平都还达不到,很令人惋惜啊!”留美归来的刘明君,对于世界的经济形势了如指掌。他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世界经验也可以看出,要想让青岛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必走的一条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三个转变’,而其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主要就是指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化的这个阶段里膨胀起来的服务业,主要是高端部分。传统的第三产业固然会有所增长,但是只有高端服务业才能配合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要。没有高端服务业,就没有在经济结构中由高端服务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际大都会,比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和新加坡等。以新加坡为例,2004年,新加坡的制造业只占其GDP的28%,而且新加坡基本是没有第一产业的国家。”
刘明君向记者介绍,预计青岛市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将达到1635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3%,可实现地方税收占地方税收总量的65%左右。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对青岛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逐步增强,对经济社会贡献度明显增加。2008年青岛服务业发展目标是,力争增加值增长15%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4%左右。青岛将采取规划建设以CBD为核心的金融集聚区和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等“七大”措施全力实现目标。
“‘三高项目’即使能赚钱也不能上”
“重化工业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必须要处理好,‘三高’的项目即使有效益我们也不上”,这是让记者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刘明君告诉记者,从一定意义上说,现代化过程就是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的过程。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刘明君介绍,青岛是高耗能企业较多而能源资源又相对匮乏的城市,常规一次能源和部分二次能源都依靠外部输入,经济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因此,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是青岛继续前进的必由之路。青岛市从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要求出发,结合自身优势和既有的产业基础,重点培植“电子通讯装备、汽轮机装备、电力电气装备、纺织机械装备、轻工机械装备和仓储物流装备”等六大装备制造业;另一方面非常重视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较早地发展了循环经济,经过积极探索和努力,已在一些重点领域取得了进展和突破。青岛市积极开展试点,实施青岛红星化工厂铬渣应用于烧结炼铁,清除了长达50年污染娄山河、胶州湾的“毒瘤”;实施青岛碱厂白泥与电厂二氧化硫双向治理,成功解决了白泥治理“顽症”。据统计,近3年来青岛市共争取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09亿元,支持了总投资15亿元的14个循环经济项目。
“青岛市需要适度发展重工业,但重化工业与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的关系要高度关注,与节能减排的关系必须要处理好,要防止重化大项目及产业链的聚集引发城市重态化。‘三高’的项目即使有效益我们也不上。今年有一个8000万的项目就是因为对环境有污染,我们就没有允许上马;还有一个5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因为占地太大也没有上。在前置项目规划中,土地、环保、节能,还有安全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我们发改委就是要起好守门的作用,对于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即使有效益也坚决不上。”从刘明君的话里,我们听到了青岛市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巨大决心。
2008年青岛市又有了节能降耗的新目标:全年万元GDP能耗预计下降4.5%左右,达到0.834吨标准煤左右。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将分别达到12.6万吨和5.1万吨,同比分别下降7.0%和4.5%左右。2008年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能耗总量调控,突出抓好110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工作和80户重点企业节能监察等“七大”节能工程,力争年节约标准煤100万吨以上。
“改善民生是公务人员应做的工作”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刘明君告诉记者,作为经济处于山东省领先地位的青岛,早就已经开始关注民生的问题,并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了一项无可推卸的任务。2007年,青岛市实现了城乡就业25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5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98%。
当记者问及青岛是否打算建设超大型城市的问题时,刘明君说,“其实,我认为,一个城市的衡量标准不是越大越好,如果把青岛建成一个中等、精干的城市,居民生活适宜,在青岛居住的打工者们也能有一个优良的环境,安居乐业,人们越来越有活力,那么这个城市就相当不错了。”说到这里,一种最朴实的愿景与光亮在这位学者型官员的眼中闪烁着。他随即告知记者:“2007年,青岛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6.5%和14%。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104,可以很自豪地说,青岛市今年的CPI涨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最近几年房价也控制得很好,住房价格在全国有统计的70个大中城市中是不算很高的;今年政府拿出5亿元进行旧城改造,打算兴建一批经济适用房,分类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另外,在已建一处大型综合医院的基础上,今年还打算再建一处新的综合医院,与国家医改保持同步一体。最终,要下决心逐步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几大民生问题。”
“2008年,我们的目标是,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预期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5%。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预期完成全市城乡就业20万人,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另外,实现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刘明君说,“我想,这些都是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应当关注的问题和应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