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这一品牌内涵的转变宣告了中国移动由专注于移动通信服务向综合信息服务转型,也昭示着中国移动秉承“厚生”之德,将移动事业融入到社会、融入到生活、融入到个人,推动整个城市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从“超级寻呼系统”、“手机钱包”、“易登机”、“儿童保健通”、“亲情汇款”等围绕用户需求开展的信息化业务,到“应急通信”、“视频监控”、“无址化办公”、“村务通”等社会信息化、集团信息化服务以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中山移动在香山大地塑造出“移动信息专家”形象,为助建“和谐中山”、推动企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做出积极贡献。
“农讯通”带来财源滚滚
2006年底,梁炎棋查询信息,发现珠海斗门一所中学求购的花木中有自己种植的品种,便打电话去问。他没想到,这一个电话,使他卖出数万株花苗,做成了1万多元的生意。于是,他见人就夸:“农讯通信息可实用了,从6月至今,农讯通为我做成了10多笔生意。”
敬告:本文版权归中山网所有,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必须保留网站名称、网址、作者等信息,不得随意删改文章任何内容,我社将保留法律追究权利。 Http://www.zsnews.cn 梁炎棋家住横栏镇三沙村,他种植了近百个品种的花木。过去,他一般都是通过上网找买家,或熟人朋友介绍的方法推销自己的花木;如今,他只要动几下手指,生意就做成了。
梁炎棋说的“农讯通”,是中山移动与市农业局、市经贸局等单位合作,于2006年6月联合推广的一个信息化项目。“农讯通”通过短信、WAP等方式向农民传递农贸市场供求信息、农产品价格信息、农业科技知识等信息,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平台,农民同时也可以将产品信息在“农讯通”平台上发布,把信息通过短信的方式发送给定制了“农讯通”对应栏目的用户。这样,就为广大农民及种养专业户构建和拓宽了农产品的购销渠道。据介绍,目前“农讯通”供求信息已下设花木、鱼、虾等不同种类的定制栏目,客户根据自己需要可自由选择。目前,中山全市已建成12个示范村,而“农讯通”的应用则已普及至所有行政村。
信息化“四进村”
在总结三沙村成功经验基础上,中山移动又扩大建设信息化示范村的范围,分别根据这些村的生产活动、特色经济等不同情况和需求,把集群网、集团彩铃、企信通、企业信息机等应用引进农村,解决当地村务管理、产品宣传等问题。同时,采取“4+N”模式推进科技、教育、法律、医疗等“四进村”工作,使农村信息化“四进村”在全市农村得到迅速推广。
———科技进村。“农讯通”是其主要代表。
———教育进村。“校讯通”是教育进村的主要代表,也是中山移动推动农村信息化工作的又一力作。“校讯通”全方位覆盖了教育行业用户群体围绕学校、家庭和社会,采用个性化短信、亲情电话、家长留言板等多种形式,开展多项服务。
———法律进村。从2006年4月1日起,“千场电影乡村行”活动在各乡镇全面开展。通过放映电影的方式送法下乡,在村民和外来工中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医疗进村。推进新农村医疗信息化“健康工程”,通过短信方式,定期为村民发送关于疾病预防、季节保健、流行病预警等内容,提高村民健康保健、疾病防范意识,也间接减轻了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中山移动信息化“四进村”为村民们搭建起高效信息交易平台,并通过手机这一载体,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与共享,让“四进村”村级服务走向千家万户,带动农民奔康致富,以实际行动践行“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使命。
“无址办公”搭建政企专属高速路
“用上了‘外贸通’,我们企业就享受到了政府的‘一站式’便捷服务。鼠标轻轻一点,企业就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交报表、建议、备案合同申请等相关信息;政府部门接到信息后,自动进入相关处理工作流程,处理后直接回复企业,还可进行全程监控。”在中山南部中小企业信息化提升工程会议上,200多家企业签约开通了中山移动的“外贸通”业务,一位现场观看操作流程的企业代表深有感触:“外贸通”使公务办理不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架起了一条沟通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速路”。
除了“外贸通”,中山移动还专门为政务信息化、行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量身定制了一系列信息化服务———“无址办公”系统,在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搭建起一条专属的沟通高速路。其中,“税务通”为中山各镇区90%的税务部门提供服务,有4000多家企业实现了报税工作的信息化;“劳动保障通”也已在近十个镇区的劳动部门得到应用,切实为企业减轻了就业登记、用工申请等方面的工作负担;专为企业内部管理而打造的信息化平台“企信通”,提高了管理信息的流通效率,现已在1500多家企业得到应用。此外,中山移动所开发的“集体短号”有助于企业节省通信成本,“企业名片”和“移动总机”有助于强化企业的对外形象宣传,为企业信息化量身打造了丰富产品,并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目前,中山市已经有5000多家企业开通了中山移动的“无址办公”业务。
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产品之外,中山移动还结合我市“一镇一品”的发展模式,于今年8-11月开展“百镇信息化提升工程”,举办了6场大型信息化论、12场信息化推广活动,并针对中小企业产业、行业集群化的特点推出了“5+1+N”信息化新模式。企业信息化应用和信息化推广,有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降低企业的运营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商务能力;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有利于企业跟上知识经济时代潮流,加快与世界接轨,赢得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新优势。
信息化
惠及社会各领域
作为主导网络运营商,中山移动以电子政务、企业信息化为突破口,全力以赴推进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更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在电子政务方面,中山移动与政府相关单位合作,先后开发了政府网上审批流程短信查询、政府内部OA系统短信提示、交警调度系统、公交智能交通系统、GPRS气象通信系统、环保短信监控系统等数十个项目,为政府机关实现政务办公“无纸化”和“无址化”、拓宽公共服务领域以及推动政务信息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企业信息化方面,中山移动先后推出了GPRS行业应用、集团专线、“企信通”等20多项数据业务产品。其中,与中山港华煤气公司合作,建立“煤气远程监控系统”,提高了对城市燃气输配管道的监控能力;与广东电网中山分公司合作,开发推广居民用户集抄系统、大用户负控监控系统、生产安全监控系统以及电力设备报警系统等,为错峰用电、峰谷电价、用电营销、负荷控制和反不正当用电奠定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与中山长宝卫星监控系统公司合作,利用GPRS网络,使该公司的1000台车辆实现车辆定位、实时监控及调度等应用,提高了车辆监控调度的信息化水平。所有这些企业信息化应用,为降低企业运营管理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发挥了助力作用。
“校讯通”
带动家校和谐
“我自己也有小孩,你瞧,刚才还收到我小孩的班主任发来的短信,说是要查阅写字1号本、读书表、‘每天一句’写话,还提醒说孩子的作业有点马虎,希望家长多督促……所以,我既能在老师的角度感觉到校讯通的方便,也能从家长这一方感觉到校讯通的好处,学校跟家长之间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样更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来自中山市松苑中学的严老师对校讯通业务深有体会。
中山移动“校讯通”融合“短信互动”、“智能校园卡”、“中小学生综合信息管理”、“教师再教育”四大平台,提供学校个性化短信、平安短信、亲情电话、金融小秘书、老师再教育等多项服务。2005年12月,“校讯通”开通“家长留言板”,中山移动在学校出入口处安装了电子显示屏,家长有事可拨打12580留言,电子屏自动将留言显示出来,方便学生查看;同时,留言板还可供老师留言,并设有学校公布栏,其内容由学校自行在电脑上输入。今年8月,中山移动“校讯通”又增加考勤短信业务。
中山移动“校讯通”业务已覆盖从幼儿园到高等院校的442所学校,其中,市一级学校使用率超过98%。目前,“校讯通”已为38万用户提供服务,为23万户家庭搭建起家校沟通之桥,有效促进了家校和谐,为校园构筑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生态环境。中山移动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了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让信息化切实惠泽下一代,充分展现了中国移动“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企业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