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潍坊12月14日电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近年来,全国两处教育信息化试验基地之一的青州市以开展综合实验为契机,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将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个领域,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全新的内涵和活力,大大推进了教育现代化。青州教育正乘着信息化东风阔步前进。
远程教育:让农村孩子走进城市名师课堂
在青州市西南山区刁庄小学,笔者旁听了一节英语课,该节课通过播放中国教育电视台英语同步课堂进行教学,名师名教,超前理念,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孩子们认真听课、积极思考,任课老师再稍加点拨,教学目标轻松达到。课后,学生刁玉鹏说:“我感觉象到了大城市,非常新鲜,学东西很快!”该班英语老师付广花感慨道:“作为山区教师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聆听名师的讲课和评课,抬高了我的教学能力和方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非常好!”目前,象这样的将现代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的学校在青州达225处,大部分为农村学校,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信息技术:助推师生素质提高
承担信息技术国家级课题实验项目,2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全国一等奖,8项获全国二等奖,这是青州市教育系统3年来教育信息化创造的骄人成绩。该市邵庄初中位于青州市西部山区,以前受制于地理环境等因素,教师观念落后,教学质量也不突出。但近几年,该校教学质量提高很快,一跃成为青州市农村教育的一面旗帜,这主要得益于信息技术教育。几年来,邵庄初中大力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先后组织5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级信息技术培训,教师的视野宽了,思维变了,素质高了,教学质量明显提升。受益的不仅是老师,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让广大农村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就是这个偏远山区的邵庄初中,学生们参加过省、市举行的flash动画、网页制作、机器人大赛等各项活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现代网络:搭建德育新平台
在该市王母宫小学网络教室里,笔者观摩了学生自己制作的“红星网站”,其中包含“十七大讲堂”、八荣八耻、中国少年先锋队、学习课堂等模块。网站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展示了自己的特长和风采,让人惊叹。该校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自2003年起推行“红星向党推优工程”:小学阶段培养“红星少先队员”,初中阶段培养“红星共青团员”,高中阶段培养“中共预备党员”。学生这个过程中,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培养了爱国爱党的情感,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在青州市教育系统,这样的活动已广泛普及,有的学校还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感恩教育、道德教育等,有的学校顺应时势,积极举办“八荣八耻”论坛、十七大网上讲坛等活动,信息化技术为德育工作搭建了崭新的平台。(赵建宏孙方凯刘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