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 涵
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使得消费者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吴 铭摄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一直没有忘记河北怀来的那位农民兄弟,当王建宙来到他的黄瓜大棚时,他正在摆弄手机。农民兄弟告诉王建宙,他就是通过这部手机来了解北京、天津等城市蔬菜市场的行情,然后决定何时让他的黄瓜上市,对他和村里人来说,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王建宙还记得一位从珠峰回来的攀登者说过,不怕山高严寒,就怕和大本营、和同伴失去联系。如今,中移动已经在珠穆朗玛峰建立了几个基站,手机信号覆盖登山全程,直到顶峰。
惠及亿万百姓
移动通信飞速发展,为此感到自豪的不仅仅是王建宙,每一位移动通信工作者都深切体会到20年来发生的飞跃,而每一位用户都能感受到移动通信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的变化。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沟通方式,也加快了中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到2007年9月底,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了5.23亿,用户人数和网络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在整个电信业务收入中所占比例已经超过50%,成为带动我国电信业快速发展的强劲增长点。此外,短信、彩信、手机电视等基于移动通信网的增值业务发展迅猛。在全国两万多家增值业务电信企业中,经营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企业已经超过1万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占移动通信业务收入达到四分之一左右。移动通信已经成为信息通信技术中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渗透力最强的技术,
从模拟到数字,从城市到农村,从生活到办公,移动通信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2003年10月,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用户数。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国际领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企业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移动通信收入增加值占GDP的比例不断增加,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年移动通信艰苦创业,成果辉煌,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惠及亿万百姓。
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
20年来,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研发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包括TD—SCDMA在内的许多自主研发的技术达到世界水平。从刚起步的技术引进,到本世纪初全面替代了模拟的信号,再到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支持采用国产的系统,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持续创新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在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创新方面不懈努力,特别是规模采购国产化设备,包括支持TD的规模实验、3G应用等的新技术开发已提到议事日程,创新,伴随着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的每一个脚步。
我国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还带动了国内通讯制造业的发展,涌现出中兴、华为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通信系统设备和终端的制造企业,2006年国内手机生产达到48亿部,绝大部分出口,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生产基地。人们不会忘记,在中外企业界和科技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作为中国电信史上第一个被国际组织接纳的国际通信体制标准TD—SCDMA正在向商用化和实用化迅速推进,这是中国对世界通信技术发展的贡献,对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换代并保持我国在移动通信新技术领域持久的创新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加速发展,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历史性变革,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深度应用,正将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推向新的历史高度。在这次浪潮中,新一代通信技术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对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当前,通信新技术、新业务不断涌现,信息技术、信息网络应用日益广泛,宽带化、移动化、智能化趋势更加明显,坚持自主创新与国际合作并举,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移动通信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移动通信企业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移动通信业发展20年之际,信息产业部对移动通信基础运营企业提出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强技术业务创新,加快推进从传统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要把握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把融合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进纵向和横向的产业合作。要加强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继续集中力量在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的突破。这是中国移动通信业自主创新的新使命。
支持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移动通信是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实施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移动通信网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信息化基础平台和信息化服务平台,对于信息的开发、流通、应用产生着日益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通信发展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移动通信运营企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千千万万的农民享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文明成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04年,信息产业部启动“村通”工程,到2006年,行政村通电话比率已达988%。移动通信结合自身技术优势,努力发展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手机,积极承担了“村通”任务。初步统计,2006年两大移动运营商完成当年“村通”任务量的65%以上。
当前,我国的移动通信运营企业正在经历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型的过程,移动通信技术和服务业广泛用于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移动的气象通、校信通、银信通等重点行业应用得到规模化的推广,中国联通也全面启动了工商新时空、海洋新时空、交通新时空等集团应用和行业应用。基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各种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在电力、交通、石油、物流、金融、福彩、民航、海关、公安、工商、教育等行业和部门也正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移动通信为金融信息化提供了实时交易平台、支付平台和信息通知平台,移动商务已成为电子商务的重要增长点。移动通信也为电子政务的移动性提供强有力支持,移动政务拓展了电子应用领域,为创新政务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移动通信作为覆盖范围广、互动性强、可随时随地接入的信息化工具,为信息化应用构建了先进的技术平台,这将有力促进国家信息化战略行动的顺利实施。
用信息产业、信息化技术带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是一篇大文章。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20年快速发展以后,进入了又一个关键的阶段。信息产业部对移动通信业提出新的要求,今后,移动通信运营企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积极参加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部署,加强移动通信技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的推广与应用,推动利用移动通信技术改造提升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积极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及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支撑。还要大力推行技术与服务创新,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移动通信基础运营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业务创新,加快推进从传统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不断提高综合实力,要把握电信技术业务移动化、宽带化、IP化、多媒体化的发展趋势,把融合放在更突出的位置,进一步推进纵向和横向的产业合作。要加强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继续集中力量在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等重点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一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