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最大挑战在效益
来源:计算机世界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原雅戈尔集团副总经理、CIO韩永生  

  本文是原雅戈尔集团副总经理、CIO韩永生与《计算机世界》助理总编贾鹏雷的访谈对话。

核心观点:

信息化外包成大趋势

对2007年的信息化,我们注意到跨国企业把自己的信息化都外包给其他专业的企业来做了,比如像IBM、HP或者是国内的一些著名的企业。企业的信息化外包给专业的公司,而企业信息化内部的人员开始转向做数据的分析,辅助的决策,流程的优化。外包给别人成本又低,同时人家又专业,它是这么一个逻辑。所以我觉得外包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会是一个很明显的走势。

2008企业信息化最大挑战在效益

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但是并非充分条件。并不是说它上了以后,企业一定效益就好了,所以它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我觉得2008年的一个挑战其实就是效益,信息化直接给企业带来价值,也就是信息化跟管理的融合。

2008年企业信息化的趋势,我认为一方面在技术方面,它会强调集成,强调整个外包服务,然后跟管理的融合,他会强调效益,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


企业里面其实有三种语言,一种是老板的语言,他关注的是赚钱,今天赚钱,明天赚钱。第二种语言是业务的语言,人们就要讨论我的订单,交货能不能准时,能不能快速,我的客户如果进行管理,我如何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的采购能不能更加准确和及时。第三种语言就是技术的语言,就是我们一般信息化的人员,他会强调数据库,什么网络。但是我觉得三种语言需要融合起来,如果我们在企业中光谈的是技术语言,那我们的老板不可能都是技术专家。所以他就觉得听不懂。听不懂,信息化又一定要上,那好,你们就做吧!其实就是交给你了,但是你又不能参加公司的决策的话,那儿你怎么支撑它整个发展战略呢?我们经常讲,企业信息化需要一把手工程,那是要一把手来关心我们呢?还是我们去做一把手关心的事情?如果我们去做一把手关心的事情,当然就是一把手工程了。要这样理解。

以下是访谈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光临腾讯网聊天直播室,今天是腾讯网和《计算机世界》联合主持的IT两会系列访谈第三期,今天我们请到的嘉宾是业内知名的企业信息化专家,原雅戈尔集团副总经理,现任雅戈尔集团、波司登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信息化管理顾问韩永生老师!

【韩永生】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来参加这样的访谈,跟大家做个讨论。

【主持人】我是特约主持人《计算机世界》助理总编辑贾鹏雷。我们之前在访谈开始之前,我们俩已经简单交流过,今天特别想请您给我们点评一下,2007年企业信息化方面的一些状况,一些亮点,一些难点,包括有哪些显著的特征?

【韩永生】2007年的信息化,它可以分成两个层面,一个层面,你注意到这些大的企业,跨国企业,像沃尔玛或者是百安居等等跨国企业以及像雅戈尔或者是信息化做到一定阶段的企业,他们出现一个变化,他们把自己的信息化都外包给其他专业的企业来做了,比如像IBM、HP或者是国内的一些著名的企业。企业的信息化外包给专业的公司,而企业信息化内部的人员开始转向做数据的分析,辅助的决策,流程的优化。所以他们从技术层面开始转向于业务层面和决策层面的支持。另外当然还有一大批企业正在建设自己的信息化,它们会在企业的技术层面还在做很多的基础工作,有的数据的标准化,系统的集成等等。

【主持人】您前面讲到信息化的外包,因为外包是由来以久,你说外包的趋势出现得非常明显吗?

【韩永生】是,今年上半年我参加了亚洲信息化CIO的大会,在那个会上我就跟他们在交流中发现,发现大量的大型企业,包括国外企业他们都开始外包了,我觉得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就像造房子一样,当你把房子造好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人员在那个公司里呆不住,成本太高。你外包给别人成本又低,同时人家又专业,它是这么一个逻辑。所以我觉得外包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同时会是一个很明显的走势。

【主持人】对于大企业来讲,比如像沃尔玛和百安居这样的企业来讲,它把信息化这一块工作外包之后,对企业直接造成的影响是什么?

【韩永生】第一,我觉得成本降低了,因为原来企业有很多的专业化人才,但是他的工作量平时又不太大,这时候你要付很高的工资才能养这些人。但是工作不多,对他们挑战又不大,所以很难留得住。外包之后,专业化的队伍很多家,所以他们就能够养得好,服务质量等等都会有很好的提升,既降低成本,同时质量又能保证。比如说雅戈尔,我们就把整个服务器都托管到电信去,由电信负责我们的服务器,我们的计算机有IBM、HP来负责我们的服务器,这样大幅度减轻我们的压力,同时专业化服务会很好。

【主持人】讲到外包给一些企业,讲了两个例子,一个是IBM,一个是惠普,是不是国内企业这方面不突出?

【韩永生】也不会。我觉得像IBM、HP他们提前转型了。他们已经从一个硬件供应商或者是软件供应商首先转型于咨询,接着转型于服务。我觉得他们提前看到了这一种趋势,所以他们已经把自己的企业像IBM已经变成一种服务型企业了。我们的公司,我觉得未来一定也会这样。你单纯提供硬件或者是软件,那红海一片,利润都很少,所以给企业提供的这种整体性的服务一定会成为一种必然。

【主持人】韩老师,前面我们介绍的时候提到过另外一家企业,一个是百丽集团,一个是波司登羽绒服,包括百丽现在被叫做中国鞋王,这样的企业在企业信息化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吗?

【韩永生】像百丽的企业,它是多品牌的一种战略,这家企业是非常优秀的一家企业。

【主持人】哪方面?

【韩永生】它的企业文化,它这个产品的设计都有很多独到,包括它的渠道,比如说我们大家知道百丽,同时它又有思加图,百丽里面有很大的客户,这部分客户里面需要跟大众区分开来,所以他们就设计了思加图,让他们更加有品位,更加优雅一点,他对不同的客户群做了很好的细分。百丽现在在上ERP。

【主持人】是现在在上还是现在在换?

【韩永生】现在才上,今年上的。

【主持人】为什么?

【韩永生】我觉得很好,它以前就用Excel表,他先把业务优化了,在这个基础上再上信息化。我们很多企业对于业务的优化不够,就简单的把信息化上去了,但是上去以后没有任何的效果。付了钱,你的交付期还是这么慢,你的准时交货率还是没有提升,所以信息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但是并非充分条件。并不是说它上了以后,企业一定效益就好了,所以它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

【主持人】韩老师,前一段时间,咱们国家召开党的十七大,我们也仔细学习了一下十七大的精神,发现对信息化还是提出新的提法,包括在讲到在科学发展观中提到全面认识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在这个基础上也提出了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在新的政策指引下,我们发现信息化和工业化和城镇化首先是并列的。以前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这种情况下,您认为我们国家的企业信息化面临哪些机遇呢?

【韩永生】我觉得信息化其实它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比如像今天,你们不用手机,你就觉得好象一下子信息就不灵了,你今天没有计算机,你可以不出门,你就可以购买东西。信息化引进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现在把信息化跟城镇化和工业化等等放在一个层面上讨论,放到这么高的重视,其实会给我们信息化的整个产业带来发展,带来很好的机遇。大家在很多的方面都可以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工作,来提倡新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觉得企业可以抓住个机会,做信息产业的这些人员,对我们是更好的一个机会。

【主持人】国家这次新的提法,把信息化提到这么高上,是不是会掀起一轮像2002年提出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提出来之后,又会带来一轮新的信息化的浪潮?

【韩永生】我觉得这次浪潮会带来,但是会比以前理性得多。以前我们觉得信息化很重要,我们大家都必须要上信息化,但我们第一轮上来以后,我们就发现有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有些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所以我觉得,人们可以更加理性了,人们会反思,就是说,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做,会给企业的竞争力大幅度的提升,给企业今天的盈利或者是明天的盈利带来直接的支撑作用。我觉得它会带来一个很好的一次浪潮,但是会比较理性的来做。

【主持人】如果说我们现在回去看上一次的浪潮,因为上一次是探索,是我们国家刚开始信息化,如果从现在回头去看,你觉得它的哪些缺点或者是教训值得我们吸取的?

【韩永生】我觉得上一次的信息化主要在于技术层面做得比较多,就是以大学、研究所或者是我们很多的公司出面,他们主要比较偏重于强调技术层面,所以强调利用网络,利用集成等等这些技术应用得比较多。但我觉得,这样的技术层面是重要的,但是不够的。

企业里面其实有三种语言,一种是老板的语言,他关注的是赚钱,今天赚钱,明天赚钱。第二种语言是业务的语言,人们就要讨论我的订单,交货能不能准时,能不能快速,我的客户如果进行管理,我如何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我的采购能不能更加准确和及时。第三种语言就是技术的语言,就是我们一般信息化的人员,他会强调数据库,什么网络。但是我觉得三种语言需要融合起来,如果我们在企业中光谈的是技术语言,那我们的老板不可能都是技术专家。所以他就觉得听不懂。听不懂,信息化又一定要上,那好,你们就做吧!其实就是交给你了,但是你又不能参加公司的决策的话,那儿你怎么支撑它整个发展战略呢?我们经常讲,企业需要信息化要一把手工程,那是要一把手来关心我们呢?还是我们去做一把手关心的事情?如果我们去做一把手关心的事情,当然就是一把手工程了。要这样理解。

【主持人】韩老师,我听前面讲到的,是不是有这么一种趋势,以前包括CIO的地位,CIO以前一般是信息中心主任这样的层级,后来我们也逐渐看到了,会出现一些副总裁,我们的老朋友,中国人寿的刘爱林,他也参与到公司高层决策核心的圈子里头。是不是企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是不是应该上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去考虑?

【韩永生】刚才说三个层面的融合,你必须参与到老板的工作中。我们的品牌发展,我们的竞争力的打造,比如说我们今天的竞争力是准时交货,快速交货,那我们就会关注如何使我们准时交货99.9%的准时交货,如果公司战略是这个,那剩下我们就讨论业务怎么做,信息怎么支撑。所以我觉得,今天的CIO如果是单纯的信息中心主任是不够的。它的变化是两个,一个是我们优秀的信息中心主任,他们增加了对管理,对战略的理解,上升起来。

还有一种是与公司的副总裁直接出任CIO,把两个融合起来,所以我觉得会这样的。所以CIO一定会成为公司的副总裁的一级。

【主持人】前面讲了这么多,您觉得2008年,对于大企业的信息化尤其是传统行业的信息化,这方面会出现新的特点吗?

【韩永生】是,我觉得2008年的一个挑战其实就是效益,直接给企业做效益,信息化直接给企业带来价值。也就是信息化跟管理的融合。

【主持人】以前的信息化投资不强调效益吗?

【韩永生】以前我们强调效益,但是谁也算不出来什么效益。你问企业的CIO,信息化给企业带来效益吗?他一定说是给。但是带来多少效益呢?他说无法计算。今天到了这个地步了,我们如果真的懂战略,懂业务的话,我们应该先从业务开始,从限制我们业务的瓶颈出发,其实要带来效益也很容易,就像木桶理论一样,如果你能找到最短的那个木板,你把信息化的力量使在那个木板上,把那个木板提升了,水桶里的水不就多了吗?关键如果说你做的事情不是我们的短板效应,那你做完了以后,当然效益就没出来了。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信息化需要跟管理融合。2008年的趋势,我认为一方面在技术方面,它会强调集成,强调整个外包服务,然后跟管理的融合,他会强调效益,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主持人】这个是否跟企业所属的行业有关系?比如说有行业可能资金回收的周期会比较长?

【韩永生】其实不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是一个盈利性组织,因为它要回报股东,回报社会,这么一个企业盈利的核心能力就在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身业务能力是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寻找客户的一项重要需求,做到竞争对手达不到的地步,一定赚钱。如果你能做到这个,所以企业就是首先要在战略上找到你的客户群的一项重要需求,如何通过业务的优化,资源的整合,信息的支持,然后使之做到竞争对手做不到的地步,我们就赚钱了。所以信息化就直接参与赚钱的服务。

【主持人】但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

【韩永生】那当然,不同的企业我们要不同的去研究它。不同的企业,比如说我们最近在研究一些零售企业,比如说百丽,我们怎么能够使我们的销售翻上几番呢?看起来似乎不可能。

【主持人】百丽的市场份额已经很大了。

【韩永生】其实还是很容易的。比如说我们的店来的客人有30个,假如说成交率是20%,那30个里面我们再乘上20%,我们有6个来成交,假设我们的成交率提升一倍呢?有12个人成交,那我们的营业额不就翻一番了呢?实际上我们要这样去研究,接下去我们就研究,如果客户要的货经常短缺的话,假如短缺率有30%的话,我通过信息化使它不短缺,或者就是你要买的鞋没有了,那我快递给你,等到你走到家里的时候,鞋就到你家里了,这样不会丢失,而且实实在在效益就提升了。

【主持人】你说成交率提高一倍,我们就可以挣到更多的钱,主要问题就在于如何提高一倍。所以从刚才举了百丽的例子,确实零售业,尤其像鞋这样的,适合用户个人的,也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可能是因为货物短缺而无法达成购买。

【韩永生】如果我们认真研究客户的需求,满足他的消费需求一定能做到。增加两倍,四倍都没有问题,关键用心研究他的需求。

【主持人】如果是IT企业呢?

【韩永生】其实跟企业类型无关,比如我们做市场研究,我们做市场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说我们的销售比成是一个漏斗的话,市场营销的目的就是把漏斗塞满,不断把潜在的客户统统塞到漏洞里。销售是什么呢?塞进来的都让它成交,使得漏洞的斜度慢慢变直起来。塞进来多少有多少变成我的客户,一个是把客户引进来,一个是跟客户形成交易,无非就是这样的。你去研究,如果说我们的漏斗里面塞进了太少,我们的客户进来太少,那证明营销没做好,要撒一些谷子,让鸭子进来。当鸭子进来了之后,你打枪打准点,别打到耳朵边,飞了。很多的营销进来的都是野鸭子,所以成交率很低,你把它变成家养的不就完了吗。

【主持人】这种情况下,企业要从原来的水平往你刚才讲的这个水平上转化,对企业来讲,投资大吗?

【韩永生】没有大的投资,关键是观念转变。我举一个例子,工厂,其实工厂管理,现在基本上有些误区,比如说我们的工厂一般的企业,90%以上的企业,他们的做法计件工资制,好处是什么呢?好管理。但是它出现一个问题,比如说拿衬衫而言,做领子和做袖子是分工的,假设领子做得快,袖子做得慢,那无数多的领子就堆起来,可是整件衬衫做不起来,交不了货。所以问题出现在管理的这些逻辑上。我们现在企业最大的问题就出在分工上,我们把完整的一个系统把它切成了一个一个零散的部分,而零散的部分,我们的绩效去考核它。所以他们的绩效又是局部的最优,而并非全局最优,这样以来,人们明明知道信息化希望是一个整体集成起来,可是考核又把它切开,所以两个就产生了矛盾。比如我是工厂,我来了订单,我看先走哪个呢?我一定按照对我工厂利润最大的做,但是也许生产出来就是库存,但是大批量出来以后,不一定能卖得掉,小批量的订单做出来就卖掉了,就把钱赚到了,但是对工厂来说,小批量的赚钱少,所以他就不愿意做,所以整体的利益就出现了问题。所以单纯从信息化来说,要提升做集成是不够的。它必须人要集成,人要集成其实很简单,关键考核要改变。如果考核简单的把它分成各个部门的话,这样问题就出现了。

【主持人】按照您刚才讲的,企业信息化都要往这个趋势上面转变,这种转变对信息系统的供应商,对IT硬件企业和软件企业会有新的挑战吗?或者新的要求?比如说对硬件,它会有新的要求吗?

【韩永生】其实没有什么要求。

【主持人】软件呢?

【韩永生】也没有多大要求。关键就是如果你是光提供硬件或者是软件,你是解决不了企业问题的。

【主持人】我们打个比方吧!因为我们中国自己的IT企业,不是IBM不是惠普,包括服务,它可以整包的卖给你。比如说金蝶呢?该怎么办?联想呢?该怎么办?

【韩永生】因为我没有仔细研究过它,如果说他们单纯是提供一个硬件或者是软件的话,那将来就会变成系统集成商的供应商了,所谓系统集成不能光只是软件、硬件的系统集成。像IBM和惠普,他们也做服务咨询。

【主持人】应该是服务最重要是吗?

【韩永生】对,其他都是为服务提供资源的。我觉得他们应该考虑把咨询跟他们组合起来,不一定说非要自己有咨询,你可以跟第三方合作,或者是将来打造自己的这个团队。

【主持人】否则的话,就对用户这边的CIO,比如说雅戈尔你原来在那里做CIO,对雅戈尔的销售要求会比较高。

【韩永生】我在雅戈尔当CIO,我有一个很明显的体会,有一次我去拜访戴尔,我就说以前戴尔的模式把IBM的PC机打死,但是我觉得今天IBM可能把你绞死。我觉得有一个明显的差别,IBM来拜访我的时候,因为当时我在雅戈尔副总,他说你哪儿有问题,是不是供应链有问题,我们派几个供应链的经理过来。反过来戴尔说,我今年又出了一堆新的服务器,又出来一堆笔记本,你看看是不是合适,他们两个完全提供的是不一样的东西。我觉得IBM和 HP都已经成功进行了转型,客户的体验已经完全不同。

【主持人】那您觉得国内的企业有谁在这方面走得比较靠前?

【韩永生】我觉得国内当然还有很多优秀的企业,我觉得下一步国内的企业,国内其实有很多的咨询公司,但是可惜他们的咨询公司对信息化都不太熟,就是结合得不够紧密。国内有无数多的信息的公司,他们对咨询不太熟。我觉得下一步他们需要做一些整合,像IBM、HP做一些整合,特别是龙头的信息化企业,我们的联想,我们的金蝶、用友,如果他们能够有效的整合,直接为企业提供整体的服务,会有很好的效益。

【主持人】韩老师,现在我们跟很多CIO交流,发现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信息化的投资回报怎么样,你得给我讲清楚,公司要做预算。大多数CIO只能这么回答,如果咱们一旦停下来,公司就完了。你是否认为企业信息化确实到了能够定量分析,能够用真金白银衡量的时候了?

【韩永生】我认为是到了这个地步了。以前信息化做完了以后,我们只能说,比如说我在雅戈尔,我的服务器一分多都不能停,我只要停下来,那我的电话就打爆了,因为他们没法儿做了,全国的门店没法儿做生意,我的物流中心没法儿发货,生产没法儿做。但是问,回来多少钱,我花了这么多,多赚了多少,谁都说不明白。但是今天我觉得不是这个时代了,今天我们做信息化的时候应该倒过来做。我们今天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什么地方把我们赚钱的那个钱塞车堵在那里了。就像开车一样,堵在那里了,如果你知道你的钱堵在那个地方,把那个地方的马路修宽一点,钱不就赚着了吗。关键我们要去研究的是什么地方是限制我们赚钱的瓶颈,然后把主要精力打造到那里。前面是四车道,后面是一车道,你在四车道还在加强信息化,你说能给企业带来钱吗。更重要的资源应该集中在一车道的地方。如果你能集中到一个车道的地方,整个车速马上就提升了。我觉得到这个时候了。

【主持人】这几年,从一些大企业,有集团化管理的趋势,但是我们前几天在跟中海油在交流的时候,它的信息中心主任跟我们讲,中海油现在的情况是中海油底下有很多子公司包括几个上市公司,包括还有很多遍布在海上的钻井平台,然后他在做这个时候的就非常痛苦,非常难。第一是投资回报很大,第二是很难协同管理。最近几年,软件企业也很多讲这个,韩老师,您觉得协同会是一个方向吗?

【韩永生】当然是了。其实我一直说企业做信息化就是打造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没有红灯的,一路开到北京上来,有的还有收费站,有的还没有收费站。可是在高速公路下面开车都是红绿灯,我们现在有无数多的部门,无数多的分公司,他们都是有经理,这个经理是干什么呢?管红绿灯的,但我不是说,把他们都取消了。部门后退,权力后退,流程提前。然后把流程提到前面去,打通端到端,从客户到客户的整个流程体系。一上高速公路,整个流程就下来了。刚才你谈到,企业就要沟通,多部门谈,修一条一条高速公路,而不要一段一段修,我这个部门把信息化修完了,留下接口然后再接别人家的,咱们总是一条一条修。

【主持人】从技术手段来讲,您认为有哪些技术手段是比较适合于企业做协同的呢?

【韩永生】我觉得技术手段上都已经全解决了。我们技术层面的人不断追求那种完美,不断的找漏洞,不断的修改,但是对企业层面其实已经足够了。当然比如说对于一些银行或者是什么要求会更高,一般的制造业其实要求并没有这么高,所以从技术层面来说,我觉得够了。我觉得现在的集成关键要把人集成起来,大家要有统一的目标,这是最有难度的集成,而并非技术了。

【主持人】虽然您也是技术出身,但是好象您对技术主导的思路不是很赞成?

【韩永生】我是这样的,因为我觉得技术主导思路做完了以后没有结果,不能回答刚才的问题,给企业赚多少钱呢?我一定要反过来算,今天我给企业做咨询,我一定会跟他说,我给你赚多少钱,赚了多少钱,你分我多少。我先算出来能赚多少,然后我再开始做。

【主持人】他会答应吗?

【韩永生】没有人会拒绝我。

【主持人】但是它有一个实验的成本。

【韩永生】它没有实验成本,因为我们会证明它,我们给他看我们的样板工程,然后我们从逻辑上可以证明它。最近我们在为北京的一家童装店做信息化,我们就说我们给你降低50%的库存。一年内整个分销库存下降50%,不影响任何销售,这样你的资本金就大幅度减少,我们先设计这个目标,回过头来我们看业务怎么优化,人员怎么集成,信息怎么做。然后我们再做回去,把这个结果做到。

【主持人】在这一年期间之内,他不给你一分钱。

【韩永生】这一年之内,只要我的目标提升10%的点,他就要给我钱。

【主持人】最后的效果,没有达到您原先承诺的效果的话?

【韩永生】那我就不收那个钱。

【主持人】做的过程中,企业的信息化的架构,如果它原来已经有一套企业的架构了,需要进行大的改变吗?

【韩永生】不需要进行大的改变,因为我们现在还没有进行仔细的调查,我们不会推翻它整体的系统,我们只会去添加它一些必要的,是改良,因为我们不希望他们花更多的钱在信息化上做投资,我们希望用很少的钱给他们带来比较大的回报,我们不强调技术的先进性,我们强调技术合适你就够了。

【主持人】效果收费,之前在业内没有做吗?

【韩永生】也许会有做,但是很少了。

【主持人】那就意味着,大家之前不是特别注重效果?

【韩永生】不敢效果付费,企业倒是很注重效果,但是我们做咨询或者是做技术的人不敢这么去做而已。我上次碰到一个国外的ERP公司的老总,他们上雅戈尔来,我们老板说,花多少钱没关系,你能告诉我,花了这些钱,我多赚了多少就行了。那个老板说,我打个比方,我卖的是拖拉机,我一定告诉你比牛的耕田速度要快了几倍,但是我不敢告诉你,庄稼今年能多收多少钱,因为他说还跟种子,跟天气跟其他相关,光我一个因素,所以我不敢承诺。

【主持人】您也面对这样的问题?

【韩永生】我也一样,什么叫集成呢?我就把这些天气、种子、农民的技巧和花费统统集成在一起,控制在一起,这样我不就达到结果了吗,这不就是企业想要的东西了吗。我们去满足客户的重要需求,我们才能够有核心竞争力。

【主持人】其实这一方面还是一个一把手工程,必须要从技术层面向战略层面,管理层面去转化。另一方面,韩老师您前面讲到的,之前您是用户,现在您是咨询专家,然后而且看了中国信息化这么多年,其实对我们国内的IT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将来如何发展,用户到底需要什么。我们还注意到一个现象,这两年来,中小企业市场是国内特别火的市场,是作为一个增量市场来看待的,包括SAP,Oracle,他们都在中国企业投入巨大的精力在做,但是中国企业的增长量也发生巨大的变化,以前他们作为一个采购主体,什么都没有,现在中国企业发展很快,发展出本行业的这个群体的特别的应用,比如电子商务,浙江、江苏、广东,您认为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它应该遵循一个什么样的思路?或者是有一个什么样的趋势?

【韩永生】我认为其实道理很简单,就以客户为中心,去研究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就是赚钱,我还是说赚钱,我们研究企业今天,中小企业靠什么赚钱,然后我们去打造它的赚钱的能力,信息化说透了就是帮助企业打造赚钱能力,当然中小企业一般加工商比较多,做OEM,给别人做生产,那做生产的能力是什么呢?以前我们把注意力放在成本上,觉得中小企业的优势是什么呢?灵活、成本低,但是今天成本不能作为主要了。成本再下去的话,工人的工资在涨,劳动力都在涨,人民币在升,所以这个东西就使得成本没办法下降。

【主持人】只能提高别的了?

【韩永生】只能提高别的竞争能力。比如我在雅戈尔,我明知道,比如我是做品牌,我关注什么呢?快速交货,我做出来衣服,我不知道哪个好卖不好卖。一旦好卖了以后,我就希望后面的生产厂以最快的速度给我货,我就卖掉赚钱了,所以我对供应商的要求就是快。比如说对大量中小企业来说,生产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快,怎么叫做快呢?订单处理速度要快,甚至你的零售商在那里卖东西,不要他下订单,通过信息化你就看见了他有多少市场,哪个好卖,哪个不好卖。所以说做法就是去研究他给他的下游客户带来更多的好处,以获得竞争能力,然后信息化去做。

【主持人】 12月1号召开中国IT两会,上午是中国CIO大会,然后我们今年的主题是IT创新和谐发展,您认为我们这个思路跟今年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是否相匹配?

【韩永生】我觉得是可以了。比如说什么叫和谐呢?和谐的和是禾苗的禾加个口,禾苗的禾就是饭,口就是吃,大家都有饭吃就是和谐了。它不光有技术一个层面,需要有业务的层面,从竞争力的层面,从利益的层面,效益的层面,关键是要效益。这些层面和谐起来,不要单纯以技术排名,我觉得这样一个主题联系起来,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好处。

【主持人】韩老师,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我们也欢迎您再次光临腾讯网,也欢迎您12月1号参加我们中国IT两会。

【韩永生】谢谢!

【主持人】各位网友,今天的访谈到这里,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