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台电脑,配上一台打印机,成功实现企业信息化。”不要觉得吃惊,在我国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用户对于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仅此而已。
总体来说,中小企业用户对于信息化的认知程度不高、对于成本的高度关注,以及信息化产品过于分散、缺乏个性化整合等问题,导致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的快速成长与发展。
不过随着我国政府的强势介入,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用户开始认识到信息化所能为其带来的好处。但由于中小企业具有生命力强、经济活动活跃、数量多、行业和地域分布广、成长快、变化快、经营模式灵活多变等特点,同时又由于中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在社会资源获取上处于弱势地位,致使中小企业对于投入成本非常敏感。
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小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较低,据调查,现在国内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中小企业不足5%,而其中,5%左右的企业实施了ERP和CRM,3%实施了SCM,50%建立了局域网,54%的中小企业还未建立自己的网站,使用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6%,79%的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局限于发布信息、查询资料。
基于此,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迅速提高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成为了摆在广大中小企业用户面前的首要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必须先了解问题的所在,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应用的需求有以下特点:首先中小企业在选择信息化产品时注重功能实用、操作简单、见效快,希望各类信息化需求能够一站购齐,只要接入互联网即可使用。其次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资金有限,投入一分希望获得一分效益,追求性价比高的产品,希望快速获得收益,降低生产成本,投资的串行性特点明显。再次中小企业规模小,要求管理灵活、掉头快、零风险,适合租赁式消费模式,按月支付软硬件使用费,就像使用电话一样轻松方便。最后中小企业缺少技术人员,客观上要求由服务商提供维护和支撑,即节省了人员支出,又省去了繁琐的后续运维问题。
基于这些需求,很多商家从中看到了巨大的市场商机,这其中既包括中国网通、中国电信等运营商,也包括中企动力、铭万等服务提供商。那么面对众多的信息化产品,中小企业用户应该如何选择呢?
首先当然要省钱,节约成本。中小企业用户可以选购那些不需要购买软硬件,不需要建设机房,只要能上网,每月支付少量租金就可以使用的信息化产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约投资。
其次是服务有保障。就拿网通公司推出的“宽带商务”产品为例,该产品提供了完善的售前售后服务,宽带商务信息化服务的软件和硬件都部署在网通24小时实时监控的专业化IDC机房里,中小企业无需专门的人员负责系统的运行维护。同时,网通的专家队伍会帮助企业做好培训工作,让企业能够熟练掌握信息化业务的使用方法,并随时帮助企业解决信息化应用方面的问题,让企业没有后顾之忧。
再次是实施过程方便快捷,只需几天时间即可开通,基本做到像电话一样即开即用。同时根据需求的不断变化,系统可以方便快捷的升级。
最后就是定制化服务。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需求也是各有特色,那么就需要中小企业用户选择那些能够根据不同用户的信息化需求,提供最合理、最经济和最高效的方案的服务商,做到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