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风险投资会把钱给谁?可以这么说,谁的创意最好,风险投资就会把钱投给谁。现在互联网的创业者要发动创意的细胞,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佳的创意打动投资人。
互联网是一个绝对由创意而来的行业,也绝对是人类头脑风暴的产物。人类在发明电脑,开始大范围的使用以后,一个叫蒂姆-伯纳斯-李的英国人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激发了将电脑联络起来传递信息的想法,互联网就此诞生了。
现在互联网已经正在成为一个集无限创业和就业机会于一身的“黄金宝地”,痴迷于网络的年轻人不仅能从中得到乐趣,更能够寻找到众多的创业机会。 近年来最令人震撼的事例是英国的一个叫Alex的学生,2006年,他为了筹集上大学的学费,用10分钟时间建了一个名叫“百万首页”的网站,然后在网页上画起了格子,画了一万个格子之后,他就大胆宣称要将每个格子卖100美元。
更不可思议的是,短短两个月时间Alex已经卖出了4281个格子,收获了42.8万美元。包括公益广告、中文培训基地、个人网站、下载基地等,这些内容充满了Alex画出来的格子。现在订单还在源源不断飞过来,Alex不仅解决的学费的问题,很快也将变成百万富翁。
创意为王的年代
Alex的例子,证明了一点:在互联网行业里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同样,马化腾用了十年,将腾讯神话演绎的无线精彩,不仅成就了中国本土即时通讯王者的地位,也依靠对市场的独特把握,将互联网技术与创意设计相结合,建立了囊括即时通信、门户网站、博客等内容的庞大互联网创意帝国。
马化腾的成功也证明了互联时代已经到了创意为王的年代,阿里巴巴搞电子商务赚取利润的商业模式不同,腾讯一开始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创意产业上。
腾讯通过贴近市场需求,设计出个性时尚的虚拟产品,吸引用户使用和购买。这种开拓性的经验,对其它互联网创意企业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有人说,腾讯是不可复制的。如果想在互联网获得成功,你必须有与众不同的亮点。“这个亮点是很难寻找的!”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部李曾海部长表示,“中国的互联网公司抱怨融资困难,我不这么认为,可以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缺的不是钱,而是创意。我想如果有了绝佳的创意,钱会自己找上门来。”
互联网创业者的成功要依赖创意,而如何让创意变成财富,更需要认真的运作。一个创意、一份计划书,就能或多或少拿到些投资并且开始创业之旅,创意离创业的距离真的很近,这个距离随着泡沫的破灭曾经变得远不可及,几乎不再有人提起。
因为现实是残酷的,就连财大气粗的微软公司也将企业的下一步战略放在了创意上,在2006年,微软共收购了23家公司,总收购金额达6.49亿美元。这一开支与公司每年投入的巨额研发费用相比仍相形见绌,但是这些公司并没够给微软带来预想的收入。
微软公司首席财务官克里斯-利德尔在7月份举行的年度分析师会议上说:“我们还将会收购那些有价值的、能够带动公司业务增长的企业,但我们最为关注的仍然创意。”
这一切说明,微软并不看好短期财富,而是看好那些创意绝佳而有能够带来长期收益的项目。
风险投资该把钱给谁
创意已经掀起了全球经济的新一轮革命。正如约翰-霍金斯在其《创意经济》中所言:“全世界创意经济现在每天创造220亿美元产值,并以5%的速度递增” 。 所以日本人喊出了口号“独创力关系到国家兴亡”,韩国人贴出标语“资源有限,创意无限”,美国人预言“资本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在中国也不落后,从政府到民间,一股创意热潮也正在涌动,而互联网则是创意产业的一个温床,创意的魅力让无数的风险投资开始将目光投入到创意中来。
十年前,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是小公司。十年后, Google、Yahoo、eBay已经是互联网巨头。而在互联网的成长中,风险投资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而且获益颇丰。可是现在风险投资开始抱怨,在互联网行业中寻找好项目太难了,像十年前的景象不会再出现,因为投资已经不能构成为成败的关键因素。
十年后,简单的复制加上雄厚的资金已经不在是成功之道。牋互联网创业最需要什么?如果问这些创业者们,相信多数人的回答是一个字:“钱”。的确,互联网创业没有钱绝对不行,甚至可以说互联网创业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量的烧钱。
随着企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IT系统的规模和复杂度也越来越高,管理工作也变得日益交错和被动。信息部门内部需要保障系统运行质量,外部需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业务服务,在此趋势下,部分企业和部门开始采用业内公认的ITIL流程框架,以改进IT与业务的调和,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Broadview针对这种情况,内置了符合中国管理特色工作流引擎COSS-WF。COSS-WF针对国内信息部门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习惯设计,并且吸收了众多国外的ITIL服务台产品的工作流理念,是符合国内用户工作管理流程运维工作流引擎。总体上说,工单管理系统就是为IT管理部门定制的流程管理系统,在Broada SCC平台的基础上可以定制开发适合安管系统的流程管理。
专家认为,一款主流的安全管理平台,应支持现有的国际国内标准和已经在事实上成为行业标准的软件和技术,同时广泛支持各安全设备厂家的产品,包括:防火墙、IDS/IPS、VPN及通信加密设备、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防病毒、安全策略管理系统、认证、Web、代理、邮件、桌面安全管理等。此外,它应能提供开发工具包,可轻松定制和非传统设备集成,比如物理安全系统和专有系统;收集和标准化事件数据的能力,确保丰富的、过程完整的信息被安全和有效地捕获,并用于实时分析。智能收集、预处理和管理事件数据的传输,确保高性能和完整信息处理。数据被智能过滤和聚合,将数百万安全事件归结为有针对性的少量需要调查的事件。
安全管理平台可为来自各种安全设备的事件提供统一监控、处理。它从各种现有安全设备收集事件,并将其重新整理和格式化到统一的数据格式,集中存储、显示和分析,供安全运维人员和安全专家审核。这样就保证所有关联的事件和信息被一起陈列、比较和查看,无需使用不同厂家的不同产品的控制台去查看逐一产看。 如,Broadview SCC解决方案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消除安全基础设施产生的过多的误警,让安全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真正的威胁和攻击上,避免分析麻痹,所以关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Broadview SCC提供的数据挖掘和关联能力,通过三级推理的逻辑信息处理流程,大大减少虚假告警,增加对攻击的实时检测能力。通过自动事件关联和基于经验的自学习,从大量安全设备产生的入侵模式将被立即比较和观测.它还提供智能和灵活的关联能力来实现安全日志数据的用例,包括内部威胁、边界威胁;能够精确、自动地识别业务相关环境中真正的威胁,并划分优先级,充分利用年智能收集数据和多种分析功能,企业获得长期价值。
安全管理平台应可综合分析防火墙、IDS、系统日志、网络、资产价值、脆弱性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它具备识别真正威胁的能力,通过它自动终止来自攻击事件的IP地址或阻止攻击端口,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完整的安全知识库,应整合过去和当前的安全建议,以及来自安全组织、厂家和研究组织的相关安全信息。在处理安全事件的时候,安全分析员可以直接获得相关的处理建议,也可以通过在知识库中执行细节搜索,找到所需的相关资料,从而快速而有效地处理安全事件。
通过在线的趋势分析,用户所有的行为和事件确认都会被系统记录。这些额外的信息可以被用来跟踪用户的行为,有时也可以用来帮助分析事件。报告的内容应可以在分析期间定制,而且允许包括详细的安全信息,报告可以用PDF格式生成并且可以选择采用密码保护,报告可通过Email、传真、生成PDF文件和打印等方式提交。
为了正确的识别攻击,在监控网络系统中加入了安全设备并进行标记,这是为了确保当监控网络被攻击的时候能够识别相关性。同时,也能够发现容易被攻击的安全设备,这些信息能被连接或者转发给监控网络的网管人员。
以Broadview SCC为例,它不仅仅涉及技术,支撑其运作的组织人员、流程、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对ITIL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它以组织业务和客户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出运维流程与紧急事件响应流程,协助客户建立并完善日常安全运维体系和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真正发挥其高度集中、风险可控的巨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