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促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全面崛起
来源:通信信息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记者雷注发

“为中华崛起”这一夙愿一直激励着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不已。实现从经济崛起到全面崛起,这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历史任务。

“预计到今年年底,中国的GDP可能突破23万亿元,将与德国的水平相当。”中国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10月27日表示,在过去五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相继超过法国、英国,居世界第四位,德国居世界第三位。

如何继续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实现经济崛起,进而实现全面发展,全面崛起呢?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五化并举”,科学发展。信息化成为了实现中华崛起的重要途径,成为了实现科学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

众所周知,信息技术由于应用广泛、渗透性强、基础性突出、发展迅速,并可以带动和促进其他领域的自主创新,实现科学发展。因此,信息通信已不是简单的电话电报通信,它早已经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公共性的基础设施,成为经济社会实现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

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深入发展,可以有效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经济整体素质,促进社会生产率和生产力的提升。从2003年起至今,我国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之比,从过去长期低于1一跃而升到1.6左右。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已经上升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之一。

发展信息产业,推动信息化深入发展,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融合,大大地促进生产力解放,提升社会生产效率;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生活模式融合,产生新的生活模式,进而有效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可以促进信息文明最大程度地传播,促使人们转变原有的生产生活观念与思维模式,促进社会和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向前发展……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也指出,信息技术是当前最活跃的生产力。

可见,以融合为落脚点,实现信息技术与传统生产技术、人们日常生活以及思想观念的融合,这既是推进我国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着力点,也是充分发挥信息化巨大威力的关键。

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而我国是尚在进行工业化的同时,已经迎来了全球信息化的大潮,这就要求我们要将两者进行融合,用信息化来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全面发展。

首先,根据信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结合修正当前产业布局的不足,统筹考虑运营业、制造业、内容业协调发展。尽快启动3G,给运营商全业务经营权限,以合理布局产业。

其次,针对市场新情况,研究探索发展东、中、西部以及农村通信的新思路、新机制、新举措,科学配置资源,重点培育农村通信市场,促进区域、城乡的通信与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第三,加快监管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监管机制,营造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探索和促进传统电信企业转型改革;加快推进电信资费体制改革,按等价交换的基本商业规则实现电信业务价格市场化、合理化。

第四,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自主创新,敢于上马3G运营,推行NGN(下一代网)、IPV6,以促进信息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总之,以科学发展观推进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进而促使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也实现全面崛起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