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十六大以来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深化,信息化在我国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也在不断提升。十六大报告中将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面向新世纪的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并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而“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十七大报告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时代要求,对我国信息化发展赋予了新的重任。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开篇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时指出,“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高度肯定了我国通信业这5年的发展成就。胡锦涛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所面临的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十七大报告在论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强调,必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专家表示,与胡锦涛今年“6·25”中央党校讲话相比,十七大报告中一个显著的新意就是将信息化作为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重大形势和任务。这将有助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把信息化作为对当前各项工作有着普遍意义的重大形势和任务来认识、思考、推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先就是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其次还要“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在行政建设、文化建设、军队国防建设等具体领域,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均对信息化提出了明确要求,但十七大报告的思路更新了,要求也更进一步。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与之相比较,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明确提出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还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这不仅表明民主决策要更多地依靠信息化,更明确了“公共服务”也是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职责。
在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将网络文化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这赋予了有关部门管好网、用好网、营造更良好环境的新职责、新使命。在论述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时,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积极开展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加紧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切实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很显然,建设“信息化军队”已经成为我军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任务。
与十六大报告不同的是,十七大报告在民生建设、党的建设等方面也对信息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十七大报告在第八部分鲜明地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第十二部分极富气势地提出要“在全国农村普遍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这充分显示出,信息化对于公民教育、党员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受党中央关注。由此可见,发展远程教育、网络教育,必将成为信息化应用下一个有重大突破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