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中的中国互联网
来源:金融时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 肖扬 
 
   

    从上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开始商用发展至今,互联网仅仅用了30多年时间,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之一,      其发展之快、影响之大,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了稳定发展期后,现在也已步入到一个高速增长阶段。

 

    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数在经历了多年的均速增长后,今年驶入了快速增长通道。截至2007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半年来平均每分钟就新增近100个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了12.3%;宽带网民数达1.22亿;上网计算机数达到6710万,比2006年末增长了770万台;国内域名总数达到918万,其中CN域名注册量大幅度增长,已达到615万。

    我国互联网在经历了稳定发展期后,现在已步入一个高速增长期。曾培炎副总理近日在致“中国互联网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作为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新手段和新工具,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催生新兴经济

    带动行业发展

    今天,中国的互联网正面临着一个黄金时代。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技术的不断创新,在运营模式和服务内容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互联网为手段的通讯、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金融、社会服务等业务日新月异,基于Web2.0互联网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在线娱乐、音视频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大大拓展了我国互联网应用的深度和广度。

    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消费总额达1618.11亿元人民币,预计2007年下半年将达2023.03亿元,2007年下半年中国互联网用户互联网消费总额与上半年相比增长率将达到25.02%。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胡启恒表示,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互联网催生了更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互联网和传统产业相互融合,也加快和带动了传统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网络广告的快速发展,不仅给广大网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也进一步促进了网络体系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新媒体、在线娱乐、网络咨询和搜索业务、移动信息业务等互联网服务,更得到了深入发展和全面提升;而有线与无线互联网的加速融合,带给了人们更多便利和快捷的互联网服务。

    从上半年互联网经营情况来看,网络广告、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和移动增值服务依然是我国互联网市场收入的主要来源。互联网广告随着各企业盈利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刺激了网络广告收入不断增长。用创新留住用户,不断刺激用户的消费商业模式,日益被众多互联网企业所重视。

    正是由于互联网充分体现了个性化、互动性的特点,带动了各产业营销方式的转变,使商品流通的速率由“散步”趋向“奔跑”,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选择。

    应用不断深化

    创新永无止境

    随着电信运营企业将市场和业务发展的重点不断向互联网领域转移,以及国内主要互联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我国互联网市场已经开始向规范、理性、务实方向发展。广大互联网企业品牌经营意识日益增强,像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中国移动的移动梦网、中国联通的世界风等,与互联网有关的服务品牌不断涌现。品牌意识推动了品牌服务、品质服务,通过了一站式便捷的手段,采用差异化服务,打造宽带服务等品牌。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精心打造自己的核心业务,一大批互联网品牌在我国脱颖而出,有的已经走出国门,展现了互联网的创新、发展能力。这些企业不仅筹集资金,而且激发了创业热情,助推了我国互联网行业的发展。

    当全社会对新兴网络、技术需求不断增长,互联网走向更广领域、更大深度发展阶段时,信产部副部长奚国华指出,我们要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认真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互联网发展步伐。不仅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网络覆盖面,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性能,特别是要加快互联网向农村的发展步伐,提高农村互联网普及应用水平,缩小数字鸿沟,力争“十一五”末实现乡乡能上网的目标。

    奚国华还建议,要加强技术创新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丰富互联网的利用,“拓展丰富和深化互联网利用,既要抓技术创新,又要抓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他认为,国内互联网企业应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技术,大力坚持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和商务模式的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关键技术,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积极开发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业务,延伸和拓展互联网产业价值链,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今后政府部门应进一步从政策标准制定、市场监管、资源配置等方面加大支持创新力度,推动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性业务的发展,相关方面要加强协调配合,整合资源。

    营造网络环境

    促进和谐发展

    任何一个行业只有时刻紧扣时代主题,才能保持正确的方向和旺盛的生命力。互联网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通讯设施,全行业必须认清互联网的行业特性,以及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正确把握当前新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对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使互联网发展紧扣时代主题,服务好、支撑好,以实现全民协调可持续发展。

    “尽管近来年我国互联网保持了又好又快、全面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社会对互联网的认识逐步回归理性,互联网行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但是在成绩面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信息产业电信管理局副局长韩夏认为,伴随互联网网络技术和业务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未解决,新矛盾、新问题还在不断涌现,主要有:一是面对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时,如何实现我国互联网平缓顺利过度;二是电信网和互联网产业和谐发展的问题;三是互联网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四是互联网区域协调发展问题。

    她还提出,要想紧扣时代主题,把握互联网发展正确方向,具体有以下思路:第一,服务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切实做好各项相关服务工作。第二,进一步开放市场、破除垄断,建立公平有效的市场竞争环境,提高互联网市场监管的执行力、公信力和有效性。第三,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打造品质服务,切实解决社会和广大用户所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第四,加快新业务发展,使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络和技术研究试验和应用,进一步加强对宽带无线接入、WEB2.0等视频搜索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新应用研究,进一步鼓励和扶持互联网可应用可管理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第五,全行业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促进发展与保障网络安全的关系,在完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建立法定规范、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互联网作为全球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其应用已广泛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科学技术创新的新平台,经济贸易合作的新载体,社会公共服务的新手段,大众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人文生活娱乐的新空间。“和谐网络、品质服务”是当今互联网发展的主题,倡导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共建人人受益的互联网,将是未来全社会的目标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