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IO俱乐部运作模式初探
来源:搜狐 更新时间:2012-04-15

 历史小说家高阳笔下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其高超的交际手腕总让读者大为叹服。而在商业中将兵法权谋运用得炉火纯青的胡雪岩,更被视为商战兵法派的祖宗,受到无数企业界人士的追捧。

  当然,最受商界人士津津乐道的,还是胡雪岩最喜欢在风花雪月中大摆酒宴,在潜移默化之中经营商界人脉。在一些商界人士看来,这样的聚会活动甚至应该被视为中国最早的商场社交俱乐部。

  时至今日,俱乐部作为当代社会兴起的新型客户关系营销手段,形式多样,目的不一,盈利的如商业类会所长安俱乐部、美洲俱乐部等,提升客户关系的有各大公司自行组建的客户俱乐部,等等。

  而我们今天所要关注的是面向国内新兴高层人群——首席信息官,即CIO,这个群体所筹办的俱乐部。在逐步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中国,CIO对于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乃至国内信息化建设进程的推动作用,是勿庸置疑的。如何能够吸取多方经验,尽快成长与发展,这是CIO们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而搭建一个互融互通、促进交流的平台,也是众多CIO们翘首企盼的解决方案。于是,国内众多CIO俱乐部应运而生。

  但问题也就接踵而来,这些不同名目的CIO俱乐部中,一些CIO抱着满腔热情参与后,却发现价值并不大,除了收取会费和组织一些休闲活动之外,组织者并没有投入太大的精力在俱乐部的实质内容上。虽然,我们不能要求在同样的商业市场环境下,CIO俱乐部能够完全摆脱商业意味,但是作为面向中国信息化发展关键人群的俱乐部,至少应该成为CIO之间的交流平台,能够促进CIO群体共同提升,让CIO成为真正主导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职业。

  H3C,一家位于杭州的IT企业,在2006年底正式启动了CIO俱乐部,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因经过了精心准备与策划,在短短半年内,已组织了两轮全国性活动,而且内容规划以及参与互动性等方面,受到俱乐部绝大多数CIO的认可。

  因此,我们不妨细探一番H3C是如何经营有中国特色的商界聚会活动,又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搭建一个互融互通、促进交流的平台的。

  并不是“做关系”那么简单

   两百年前,胡雪岩因为擅于经营人脉,而得以从一个倒夜壶的小差,翻身成为清朝的红顶商人。三百年后的今天,检视商界成功人物的成长轨迹,不难看出,他们也都因为拥有一本雄厚的“人脉存折”,才有之后的“成就存折”。

  无独有偶,美国大亨洛克菲勒在其全盛时期曾感慨地说:“与人相处的能力,如果能像糖和咖啡一样可以买得到的话,我会为这种能力付出任何代价。”不过,现代社会,建立人脉远远不是过去所谓的“做关系”那么粗俗简单,它包含很多层面的深化,需要用心经营。其实,现在很多人对于CIO俱乐部的理解也过于简单,认为不过是聚聚人气,拉拉关系的单纯聚会,而现实的情况却并非如此。

  一位企业信息主管就感叹,之前他曾受邀成为一个CIO俱乐部的会员。这个CIO俱乐部是一家IT咨询公司联合当地的学术机构发起的,每次活动都需要交纳一笔不少的会费。参加了两次后,他发现俱乐部的学术报告比较鸡肋,每次活动的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钓鱼、高尔夫这些拓展活动之上。在没有得到太多帮助后,这位信息主管就再也没有参加这个俱乐部的活动。

  而如今,这位曾经感觉“好像上当受骗”的信息主管对于H3C的CIO俱乐部的评价是:“真的能从里面学到很多实质性的东西”。他尤其对“ItoIP开放、融合的价值理念”所进行的议题探讨特别感兴趣。用他的话来形容就是“很多事情仿佛一下就豁然开朗,感觉自己眼界也开阔了很多”。

  在H3C解决方案总监闫夏卿看来,这其实也是H3C举办CIO俱乐部的本意所在,那就是希望借助这个活动来和CIO客户群共享很多的经验,包括一些教训,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把H3C的技术和解决方案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这是一个新的尝试,而H3C有信心在未来的一到两年的时间里,把H3C的CIO俱乐部做成企业客户的真正的伙伴,或者是非常有意义的参考工具。

  真心实意去为CIO着想

  胡雪岩的处世哲学是“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但另一方面,胡雪岩虽然有庞大的关系网,但最后仍不免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关键还是“实力”使然。早期的胡雪岩,与人交往,他豁达大度,不计个人小怨。而到了晚年,胡雪岩生活骄奢无度,刚愎自用、不懂变通,终于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最终钱财散尽,黯然离世。纵观其传奇的一生,成因“关系”起家,败因“实力”不济,这样的结局多少也昭示世人,“关系”固则可贵,但到了事情发展的关键阶段,归根到底还是离不开“实力”的因素。

  胡雪岩曾说过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一个念头,能改变局面。”对于众多渴望业务再上一个新台阶的企业而言,“信息化”便是这个关键的“念头”,当然,信息系统只是一种工具,企业要对信息系统有科学的预期,系统不是万能的,而且信息化工程欲速则不达,它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改善的过程。因此,归根结底企业还是要选择实力强、服务好的系统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才能真正把企业信息化建设好。

  目前,H3C是全球第一家真正实现开放架构在网络设备上商用的厂商,在传统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上能够向客户以及合作伙伴提供可二次开发的硬件平台与软件接口,从而将定制化的应用集成到传统设备上。正因为对于自身的实力拥有足够的信心,从今年年初以来,H3C CIO俱乐部先后举办了多场活动,并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相对于其它CIO俱乐部,H3C CIO俱乐部的活动在内容规划上更系统一些,会员选择也比较细致。正是这些不同,使得H3C CIO俱乐部有着较高的实用性。

  在各站活动中,H3C CIO俱乐部选择的举办地区都是工商业发达的一级城市,成员绝大多数来自当地知名企业和机构的CIO,并且邀请当地政府相应机构、科研院校的专家一同参加。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二阶段活动中,H3C CIO俱乐部在杭州、重庆、北京、贵阳和深圳等25个城市举办了活动。以重庆站为例,参与活动的会员绝大多数来自当地的龙头制造业,尤其是汽车行业和机械制造业的CIO居多。背景相似的会员很快发现在运用信息系统服务生产管理上,大家的发展历程相似、面临的问题也趋同,因此活动气氛相当热烈。

  自2006年年底成立以来,H3C CIO Club针对IT系统价值,结合“IT-CMM模型(IT能力成熟度模型)”展开了全方位探讨活动,在北京、广州、上海、杭州、长春、乌鲁木齐、贵阳、合肥、兰州、深圳、昆明等28个直辖市及省会城市相继举行,掀起了一轮强劲的“脑力风暴”。从6月开始, H3C CIO Club活动进入到2007年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 H3C将讨论的重点,从协CIO们诊断业务发展和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转移到提供和应用解决问题的层面。在IT-CMM模型和IToIP战略的基础上,H3C特别提出了“开放应用架构-OAA”的理念,帮助CIO们打破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标准混乱、系统封闭和信息孤岛等现象,真正实现IT建设的开放和合作。

  单纯的学术交流难免枯燥,因此多元化的活动策划仍然是必要的。H3C对这一点的把控,就比较到位。在贵阳、重庆等地,俱乐部适度增加了高尔夫、登山等运动环节,这对于天天面对巨大工作压力的CIO们,无疑是一个难得的放松心情的机会,而在武汉、兰州等地,专门设置的健康专家咨询环节,更是充分体现出俱乐部对会员浓厚的关怀氛围。

  和谐方能多赢的博弈论

  对胡雪岩有深入研究的学者曾仕强曾做过这样的分析,胡雪岩的过人之处是“对事情看的透,眼光够远,从不会轻忽小人物”。 当今,我们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IT会带来颠覆性的商业变革或巨大的商业机会。中国企业CIO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外界的关注,CIO在企业中的角色也不再是“小人物”,而是成为企业的决策层重要成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商业机遇与竞争环境瞬间变化,等待中国CIO们的是如何利用IT推动企业的业务变革的巨大考验。

  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化层次渐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的信息化差距逐渐变大,CIO的认识和CIO的需求也逐渐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对于俱乐部的需求向两个极端延伸:一方面对于综合性的CIO俱乐部要求其组织的活动更加正规更加高端,既能结合信息化建设热点,又能兼收并蓄各个领域和行业的先进建设经验,为CIO的工作带来更多启发、开阔眼界和思路,带来创新;另一方面希望CIO俱乐部更加贴近工作实际需要,交流更具针对性和方便、快捷。

  对于中国信息化目前信息化的现状而言,基础还是非常薄弱的,信息化建设大多处于初级阶段,信息部门规模偏小。专业的培训和交流机会更是少之又少,而在企业内部,懂IT的人更少,因此当遇到问题时,CIO总是感到孤掌难鸣。CIO们“抱团取暖”的共同目的,也推动了今天H3C CIO俱乐部的发展与壮大。

  参与H3C俱乐部的CIO们,都比较认可CIO俱乐部的价值和意义,一位重庆摩托车企业的信息主管就曾表示:“通过一次活动就能结识多位同行CIO、IT厂商代表,这对于忙碌的CIO来说,是一种低成本的学习、交流方式,对于解决CIO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都很有价值。”

  而对于H3C而言,在CIO俱乐部的日常活动中也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商业味道。实际上,有些时候,特别是针对CIO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润物细无声的做法可能更容易产生实际效果。可以这么说,H3C的CIO俱乐部很好的处理了与CIO的关系,这个关系是交流的纽带,在展示了厂商自身实力的同时,又给予CIO的技术实力以及潜力碰撞的机会,博弈的结果自然是双赢。

  H3C首席运营官兼总裁郑树生说:“H3C CIO Club致力于加强CIO之间的信息交流与经验共享,不断探讨网络建设的新思维,推动各行业信息化建设和谐发展。我们致力于为各行业各领域信息化领导、大中型企业CIO、信息技术主管、行业专家等搭建优秀的互动平台,探索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及模式,共享领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实现和谐共赢,最终提升IT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