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原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市分行科技处处长(CIO)、北京金信思创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温梦杰,因先后多次向业务关系单位索取钱款,共计人民币1073余万元,被北京市一中院依法执行死刑。
温梦杰一案被媒体惊称为“北京商业贿赂第一案”,其主要涉案内容都与信息化项目有关。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新民晚报》一则标题为“上海破获首起系列商业贿赂案 抓获22名IT白领嫌犯”的报道,引起IT业界震动。
因为案中接受贿赂的犯罪嫌疑人均为企业CIO、技术主管或IT工程师,涉案单位包括麦当劳、麦肯锡、ABB、惠而浦、富士施乐等知名企业,涉案金额达400多万元。如此众多的企业CIO、技术主管卷入商业贿赂,竟也成为“权力寻租”的对象,在业界尚属首次,同样令人惊诧!
IT采购行贿花样百出
从中国朗讯商业贿赂、建行张恩照事件,到上海CIO集体贪渎事件,以及今日北京温梦杰案,近年来国内IT采购中的商业贿赂案频发,IT采购已经成为商业贿赂案的一个重灾区。
以高端服务器报价为例。一些高端服务器,4颗至强CPU可卖15万元,而插1颗CPU(可配合支持4颗的主板)的价格只有2万多元,企业IT主管、CIO如敢,大可私下购买3颗CPU,动手自行DIY成4颗高端产品,俨然变成正装4颗至强CPU。至于回去该给企业报多少价,就全凭企业IT主管自由发挥了。
同样,对于软件这种无形的项目,企业IT主管如和供应商、开发商“沟通”,更可随心所欲操作。七八万元能能搞掂的OA项目,可以“包装”成内含OA、HR、CRM甚至ERP都有的复杂庞大的协同软件,搞到二三十万元,几倍的利润很正常,而企业却难于辨别真假。
纵观国内IT业实施商业贿赂的主要方式,通常有三种:一是投机型,为一个中标项目进行贿赂,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二是铺路型,提前进行“感情投资”,为今后中标创造条件;三是回报型,事成之后,IT供应商向有关方面负责人(如CIO)表示“感谢”,行贿财物。
而IT业商业贿赂手段也是五花八门,有以费代贿,有提供娱乐和消费,也有提供发财机会,为相关人员营造可盈利的商业交易机会,还有赠送礼品和礼金,另外是以购代贿。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目前所暴露的商业贿赂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包括IT业在内的许多行业,商业贿赂已成企业运行的潜规则,从业者陷入恶性竞争的环境,导致了信息化市场的重心不在技术、产品、服务,而在厚黑之道和关系学,严重危害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成为困扰企业提速信息化的一颗毒瘤。因此采购反腐,势在必行!
四法迫使CIO悬崖勒马
怎样避免IT采购环节的腐败问题,让企业技术主管、CIO和相关采购人员真正以企业的利益为重,以职业道德为准,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难题。笔者以为,不妨从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和制度约束机制入手,防止他们陷入“权力寻租”的漩涡,洁净企业经营环境,维护企业正当利益。
①要有效改变IT采购领域中的商业贿赂行为,就要深入贯彻《招标投标法》,重要设备和主要材料采购,必须依法招标,严格落实招标公告发布制度,公开评标标准和评标方法,严格规范中标人确定程序。
②要建立完善企业经营管理、采购运作制度,规定IT采购工作层面各接口环节的运作程序,详细制定出各项具体业务的作业流程图,明确指导相关采购负责人按流程正确执行工作指令,让企业采购管理工作走上正轨。同时在易出问题的环节上,企业高层要定期、不定期进行分阶段审核、检查和督促,防患于未然。
③信息化建设投资大的企业可以通过制定系统有效、动态科学的采购奖惩管理制度,促使采购部门、IT主管主动放弃索贿,对产品价格的下降趋势作出快速判断,而对供方涨价行为自行抵制,维护企业正当利益。
以一年为期,按工作岗位拟订衡量工作好坏的基准,凡是涉及企业信息化采购、并低于企业制定的平均价格目录采购的,其节约部分按一定比例奖励给IT部门主管,以有效刺激IT部门降价的积极性,自觉抵制贿赂;凡是以高于价格目录采购的,超支部分也要由主要采购负责人以一定比例承担,加大他们的责任感、危机感。
④纯洁采、监、管队伍,做好人的优化工作。对采购招投标活动,要更多采取集体决策的办法,不唯“技术论”、“权威论”,严防IT采购队伍中的“烂桃子”、里应外合等现象。发现破坏企业信息建设的行为,不管是谁,一定要严肃处理,不能姑息。
前车之覆,殷鉴不远。企业IT主管、CIO们,应谨防自己陷入“权力寻租”的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