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个门户争得不亦乐乎,无非关于争个座次,不可开交。这让我们想到另一个问题,“三大门户”这个古老称呼,行将退出历史舞台。
门户形象早期最显著的就是雅虎。“Port”这个词充分描绘了雅虎在那个时
代起到的作用。众多网民上网的第一站就是雅虎,那里可以找到他所要的东西。可以从一个网站寻找到需要的其他网站,这就是互联网的门户,Port。
但是在中国,门户却并不完全是这个样子。因为在初期,中国网站里的“导航”概念并没有那么明确,因为,可“导航”的东西太少。此门户非彼门户。而雅虎的概念,过了几年后,在中国的hao123上得到了一定的体现,成了很多低端用户上互联网实实际际的Port。
中国初期的互联网门户,新闻和邮箱是最主要的应用。建立在无版权保护机制上的互联网,开始了“媒体”之旅。知识产权保护的缺失,使得中国门户与国外门户发育在了不同营养层的土壤上。
本世纪初,新浪、搜狐、网易纷纷在纳斯达克上市,媒体将其归纳为三大门户。其时,除了邮箱等服务外,海量的“新闻”成为了门户主要特色。另外,随着互联网参与人数的增多,社区开始火热。在这个阶段,中国门户的意思就是,“什么都有”。门户已经放弃了自己的搜索,开始采用于第三方,如采用百度的搜索服务。这一点,与雅虎使用了“google”的服务如出一辙。都亲手埋下了日后“门户威胁”的种子。从这点来看,中国互联网跟国际互联网走了一样的路。
在这个时期,新浪偏新闻,网易偏社区,而搜狐,新闻社区都较为出色,属于两者的中间地带。在当时以“新闻阅读”为重大特色与需求的互联网来说,新浪“新闻超市”一样的格局,以及陈彤军事化的新闻团队管理,都使得新浪成了当日的“第一门户”。与此同时,搜狐打下了浓厚人文、娱乐色彩的烙印,网易的社区优势也渐渐积累。
这都成为日后发展的伏笔。
三大门户一起经历了中国互联网的兴奋,泡沫与低谷。到2000年年底,纳斯达克已惨遭腰斩之痛,以三大门户为代表的中国概念股境况凄惨,有的甚至面临摘牌。传说丁磊还一度打算卖掉网易自保。
三大门户又一度一起经历了盈利。几乎同一时期,三大门户纷纷告捷,股票回升。这是场充满艰辛与毅力比赛,其实,三大门户之间的竞争,都比不过跟自己的竞争,战胜自己,挺到好日子。
三大门户的胜利是中国互联网的胜利,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历史潮流。而这时候,门户提供的服务已经逐渐丰富起来,不再仅限于新闻、邮箱等服务。
到了2003年,网易在网游上取得了好成绩,股价飙升,丁磊本人一度成为中国首富;新浪也开始推出代理的网络游戏,还收购了在线旅游公司;搜狐在年底也陆续并购了焦点房地产、17173,加上之前校友录,一个互联网资产、资源阵列已经形成。这就是后来被人们称之为“搜狐矩阵”的结构。同年,搜狐也推出了代理网络游戏。
或许当日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在2003年11月的时候,qq.com默默上线了。谁也不知道,日后,这个小小的聊天工具,也成为“门户之争”的重要一员。
很快,2.0时代到来。以新浪为首,门户开始纷纷关注博客领域。新浪以名人博客冲锋,挟平台优势,很快压过了专业的博客服务供应商(BSP),取得了巨大成功。新浪的博客,有着巨大的新闻操作痕迹,典型的“陈彤”烙印。注重精英,培养意见领袖,锦上添花。
搜狐在一段时间观望后,以自己的理解上马了博客产品。以其优秀的互联网产品理解和技术积累,让人意外的速度迅速发展起来。搜狐博客有着典型的2.0特征,注重用户体验而不单单是博客内容。与新浪相比,搜狐博客有着更重的社区痕迹,像个人空间。搜狐博客服务了草根,也培养了草根的积极性,转而开始撬动名人。
与此同时,网易在网络游戏方面持续成功,公司保持着很高的利润率,培养了一批高粘度、高忠诚度的用户。
此时的三大门户,新浪的在线旅游、UC与“爱问”都做得不太成功,在搜索方面,转而与Google合作,走回了世纪初门户的老路,新浪开始收缩业务。搜狐也关掉了电子商城,重新开始开发自己的搜索引擎搜狗。网易更是在新闻与广告收入方面跟不上老伙伴们的步伐。人们惊奇的发现。2003年才上线的qq.com,在短短时间里,已经成功超越了网易。
其时,开始有人说,“四大门户”。
而此时,门户的意义已经在悄悄改变。
在中国互联网初期,之所以称新浪、搜狐、网易为“门户”,是因为他们确实承担了网民上网入口与基地的作用,因为那时候网民的需求就是新闻阅读与邮件。而今天,人们对互联网的要求,以及在需求下希望做的事情,已经不仅仅如此。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生活,资讯,交友、创作、娱乐,甚至找房子、求职等生活帮助,都已经是普遍需求,对“门户”的要求,也变得更高、更全面。
这在国际互联网上已经有了体现,myspace、yutube以及facebook的极大成功,都说明了互联网个人时代的到来。以人、以人的动作为基本单元,而不再是以某一个信息为基本单元。
所以,业务搜索比较明显的新浪,在严格意义上,已经开始偏离门户,正蜕变成一个资讯服务专业网站。有人评价,新浪将1.0做到“极致”。新浪的新闻,做得专业而丰富,连博客都有着新闻的痕迹,都是新闻化,新浪依然以单篇新闻为基本单位。如此看来,新浪的未来,将是一个优秀的资讯服务供应商,并且依然将是该领域领头羊。
网易也已经不再是“门户”,它表现出更多专业、垂直的特征,以网络游戏为核心,围绕其建设。更像一个网络游戏、娱乐社区。但是同时,大家也看到网易“不甘心”退出门户的一面——新闻方向的调整、搜索引擎的推出都看出端倪,但是,财务数据与现有的业务资源却说明了它的方向。它将与盛大殊途同归,而不再是门户。
搜狐经过潜心技术积累,重视了互联网产品特性,重视了网民需求,逐渐将之前收购与积累的资源打通,以博客做壳,蜕变成“个人门户”,这符合真正的门户概念。从这里出发,资讯、创作(博客)、交友、娱乐、生活助手等等都可满足,并且,集成打通,把原先的资源重新整理集合,理顺了给用户。故而,张朝阳理直气壮地说,搜狐是中国互联网第一门户。
而腾讯,此时已经显示出极大力量。腾讯同样有着搜狐般的优良互联网产品特性与矩阵结构,同样的以“个人”为中心。马化腾悄悄地做着一切想做的事情,成为“全民公敌”。腾讯形成的用户粘度极有优势,远胜其他公司。
所以今天,真正的门户,只是搜狐与腾讯。真正的互联网第一门户之争,将在搜狐与腾讯之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