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少花钱多办事的六个“秘诀”
来源:IT168 更新时间:2012-04-15

宋乐永 

信息化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而且需要持续投资;但对多数国内企业尤其中小企业来说,能挤出的信息化资金实在有限,“少花钱多办事”成为CIO们必须面对的难题,毕竟CIO需要对企业决策承担更多责任,而远不止系统选型那么简单。下面六个少花钱多办事的“秘诀”,或许能带给CIO一些借鉴和启示。

  “秘诀”之一  选择实用的技术路线

  总的来说,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要实用为主,尽量向国内外主流技术靠拢,同时兼顾可扩充性和先进性。

  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CIO更需要对信息化项目进行统筹规划,按轻重缓急,分步实施。从当前最急需且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的环节入手,集中优势“兵力”(包括资金和IT人员)逐个攻克难关,努力在较短时间内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经济效益;而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像撒胡椒面一样把有限的资金和IT人员,平均投到多个IT项目上,结果导致长期看不到信息化效益而影响管理层对信息化的信心。

  IT项目确定后,技术路线的选择就尤为重要,如选择C/S结构还是B/S结构,不仅直接影响着软硬件选型、项目实施周期等,还影响着系统维护难度等。选择投资较少的技术路线,系统性能等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在影响的广度、深度与节省的成本间,天平该向哪边倾斜,CIO要依据IT技术发展趋势、业务需求及所能采取的补救措施等灵活把握。总的来说,技术路线的选择还是要实用为主,尽量向国内外主流技术靠拢,同时兼顾可扩充性和先进性。

  海南航空公司在选择信息系统的技术路线时,出于业务尚未定型、成本等考虑,没有选择人们习惯的系统,而是选择了平台技术。不仅可以简单地实现对老系统地集成和新系统的挂接,还可以利用平台技术实现流程动态配置。利用平台技术动态管理流程,就省去了业务调整时不少系统二次开发的成本,因为变化中的海航,流程经常需要变动。另外,在E网开发时,海航设计了一个能包括办公、生活、娱乐、学习等各项内容的浏览器,使客户端机器可以不装任何软件,照样满足员工自动化办公和处理私人事务的需求。这样一来,客户端机器就可以不受软件更新换代的束缚,对硬件配置要求很低。到2003年在海航7000多台机器中,还有不少坚守岗位的“古老的”586型机。相对正常机器的三五年淘汰周期,海航的周期至少是6~8年,整整省了一代。

 “秘诀”之二  统一标准

  使用标准化软件和系统,对维护者来说,省时又省力,特别是将来系统升级时,标准化软硬件可方便地升级,从而避免了重复二次开发。美国一家企业2001年推出了一个名为SMART(Save Money And Refresh Technology)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将该企业所有笔记本电脑统一换成 IBM Thinkpad 型号。原来该企业拥有38个不同品牌的电脑供应商,超过300个电脑型号,现在完全统一为IBM Thinkpad。不仅员工用到了性能更好的笔记本电脑,2002财年还为公司节省了1000多万美元的IT维护费用,2003财年又省下了5800万美元。

  近两年,海航集团的信息系统规模在急剧增加,但系统维护人员一直保持在46人;要保证全集团的IT服务质量,仅靠加班加点肯定不行,他们工作的有条不紊得益于遵从了国际服务管理标准ITSM。海航的维护被分为前后台操作,前台负责故障应急,后台负责在线监控和事先预警,本着最低投入最大效益的原则,定出维护指标,进行量化管理。

  “秘诀”之三  以软件“盘活”存量资源

  以软件“盘活”存量资源,除软、硬件本身资金投入上的差别外,硬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也是重要考虑因素,由于资金有限,CIO不得不考虑IT设备的更新年限(如PC只有6年)。

  目前,不少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硬轻软”现象还比较严重,近70%的资金投向了硬件;个别企业高价买回来的硬件设备,实际只用了不足30%的效能,甚至还没开箱设备已经贬值。如果能通过各种软件将已购置的硬件资源全部“盘活”,无疑将节省大笔资金。

  减少硬件投入,以软件“盘活”存量资源,除软、硬件本身资金投入上的差别外,硬件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也是重要考虑因素,由于资金有限,CIO不得不考虑IT设备的更新年限(如PC只有6年)。如果更多地利用软件的灵活性,降低硬件设备更新频率,则更能适应国内企业信息化过渡阶段的实际需求。比如利用中间件产品实现跨平台操作,为不同操作系统上的应用软件集成提供方便,从而满足企业内部对系统伸缩性和扩展性的要求。

  “秘诀”之四  使用集成产品  避免“量身定做”

  对经济、技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业务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一般不会太高,买一些集成化产品比“量身定做”要合算得多。

  “量身定做”的信息系统固然“合身”,但价格也不菲。对经济、技术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业务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一般不会太高,买一些集成化产品比“量身定做”要合算得多。目前不少IT厂商推出了集成化产品,价格较低,但可以解决基本应用需要。拿防火墙来说,无论大企业的分支机构,还是中小企业,对于防火墙性能的要求不外乎企业周边安全保护,安装、配置、管理方便,对互联网的访问受到保护等。目前市场上一些防火墙硬件产品,通过预设操作系统强化软件功能,并在防火墙中加入防病毒、防黑客、内容过滤以及VPN等功能,降低了企业购买成本,而且易于使用。即使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也可以方便地安装和管理,大大减少了安全的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