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对大多数外国的IT人员来说,今天,拥有在中国的工作经历也许还只是份额外的奖励。不过随着中国的崛起,在明天,这种经历很可能会成为CIO的敲门砖。这篇文章,讲述了一群在中国打拼的美国CIO的经历和感受。让我们看看,作为先行者,在他们眼中,中国的IT现状和实施环境是怎样的。
2005年,Steven Bandrowczak接受了一项新的挑战:出任中国公司——联想集团的首席IT职位。
“我曾在200多个国家部署过各种系统”,Bandrowczak说,作为一名拥有25年经验的IT老手,他的足迹遍及全世界,包括在DHL Wordwide(中外运敦豪)任IT领导时,建立中国分部中心。“我监督过超过43次兼并,也在世界各国建立和关闭过数据中心。”现在,面对大多数美国CIO甚至都没有考虑过的挑战——管理中国的企业IT——Bandrowczak显得镇定自若。
“这挑战很刺激,但也相当有难度”,Bandrowczak说,“从职业生涯的角度考虑,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为中国公司建立IT中心,这样的宝贵的机会非常难得。”
Bandrowczak的任务是,在北京建立数据中心和IT开发中心,成为全球化IT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支持联想集团的雄心壮志。2005年5月,联想集团收购了IBM的PC业务,这是它们迈向全球化的第一大步。但是,以某种方式管理在中国的重大IT运作,对于美国的CIO来说,几乎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与Bandrowczak一样到中国公司淘金的老外,还有很多。随着中国在全球的崛起,老外在中国当CIO,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在老外CIO的眼中,中国的IT环境究竟如何?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环境如何?
IT环境并不成熟
“在中国,管理IT根本谈不上是件容易的事情,”Asimco公司的过渡CIO Matt Brennan说,这家位于北京的汽车配件销售公司拥有4亿美元的资产,“但如果你坚持下去,问题最终能完美解决。”
老外CIO们在中国发现,这里虽然具备年轻、良好的教育和热情,但经验却是缺乏的。资产175亿美元的电子产品制造商爱默生(Emerson)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副总裁Charlie Peters,已经在中国做了15年的IT管理和电子商务,仍然对此感到担忧。“在商界,人们的激情和动力非常充沛,但他们并不理解最基本的业务流程,”Peters说,“也就是说,他们的教育和经验还没有完全成熟。”
为了帮助联想集团获得国际经验,Bandrowczak组编的IT管理团队,一半是美国专家,一半是中国人,这实际上也反映了联想集团管理层的人员构成。西方管理人员带来了对于全球化的理解和企业IT管理原则;而中方管理人员更懂得当地的市场。
在中国,除了技术领域之外,其它领域IT很难帮得上忙,部分原因是,一些中国公司并不认为IT上有多少战略价值。“在美国,企业内部的IT部门可能很难吸引到顶级精英,但仍然有机会,”Charles Wan说,他出生在重庆,但是花了15年在美国念书并从事IT行业,最终成为美国公民,之后他成为了Midea集团的第一位战略CIO,该集团位于深圳,资产50亿美元,生产家用电器。“在中国,企业内部的IT部门被认为是一个服务性的部门,核心业务并不是IT,他们扮演的角色是供应方。”这就是事实,Wan说;高科技公司给同样人员开出的薪水会翻倍,“我总是告诉我的CFO,手下人的薪水太低了”,Wan说,“我们需要更多的钱,才能雇用更多的人,激励他们。”
Wan成功地从人事和财务部门获得了一大笔预算,但还不能与全球性的IT服务提供商SAP和Oracle之类竞争。所以他改变了战略,“我决定,培养刚毕业的学生,而不是从其它公司挖人,”Wan说,“这办法没错,只是需要时间。”
外界的专家也不能填补这种空隙。中国非常缺乏本土的第三方系统实施伙伴和软件公司。“如果你需要进行重要的实施,会发现资源非常缺乏,所以必须得花更多的钱,面对更多的困难,”Peters说。为了实施爱默生的ERP系统,他最近还得付给IBM China一大笔钱。
得力的本地副手至关重要
信息化常常威胁到已经建立许久的秩序。很多人已经习惯变革必须缓慢发生,他们通常抵制新的观念——尤其是外来者的观念。Asimco的Brennan就必须面对这种挑战,该公司以各种复杂的方式与多个国有企业保持着联系。Brennan从他的直接报告人Bruce Li那里听取建议,后者是IT服务经理,作为临时CIO,负责管理Brennan当前的ERP项目。“Bruce的英语说得很棒,而且也能理解两种文化,这样我能直接而专注地关注我希望知道的信息,”Brennan说,“我必须在两者间求得平衡,一方面作为专家,必须让业务部门运转下去,另一方面,作为合作伙伴,又要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我希望有威信,有权力,但并不希望造成专横、凡事都要插手的印象。”
在Li的帮助下,Brennan让公司的普通管理人员在升级原有的ERP系统的同时,部署另一套智能业务系统。“我们需要面对国有企业那边的人。即使我们已经成为对方的大股东,如果不知道如何与当地人打交道,他们还是会给你造成困境。”Brennan说,“Bruce来这里已经8年了,他很擅长与人合作。所以,如果他们来问我们,该如何设置防火墙,或是如何利用他们的金融资源时,我会首先把自己的想法告诉Bruce,然后他会和当地人打交道,在适当的时候通知我出面。”Brennan如是说。
这个办法确实很奏效。“你能很快发现,是否抓住了听众,”Brennan说,“要么事情很快发生,要么什么也没有发生,没有中间地带。”有一次,Brennan发现当地企业的实施就要中止,仅仅因为他没有花足够多的时间来与企业的领导交流。
本地副手的价值是举足轻重的,Bandrowczak也发现了这一点。他的本地副手其实就是联想集团的前任CIO,王晓岩。“她的经验非常丰富,处于联想集团领导层的顶层,主导各种变革,”Bandrowczak说。他把自己在北京的时间划分为三份,分别用来接触本地的IT团队,业务领袖,和本地制造商。王晓岩没有全球化部署的经验,所以在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之后,虽然仍然任CIO,但只是作为Bandrowczak在北京的副手。“对我而言,她非常重要。”他说。
对于老外CIO来说,真正吸引他们的是在中国工作的独特挑战。毕竟,新的疆域,总是吸引着先行者,号召他们战胜困难,形势越复杂,成就也就越大。Brennan说,“在这里,改变管理方式更复杂,也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你肯定会遇到困难。有的是政治的,有的是体制的,其它是因为缺乏本地供应商和顾问。对于轻言放弃的人来说,这里的环境并不好。但如果你坚持下去,你会在这里发现值得肯定的精神。”
Bandrowczak说,“从我个人来说,来做这份工作是因为我希望做些值得记录的事情,作为自己的印记。联想集团,一家中国公司,希望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展开全球化扩张,而居于核心地位的就是IT——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而我获得了这个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