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网络信息实现精准匹配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 王泽蕴   
 
 
  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办法,能解决问题就行。广大的网商和广告主在网络上面花钱花时间,无外乎两个目的:赚钱和省钱。网络的确有这个能力,但前提是大家走对了路,南辕北辙肯定更浪费时间。

  在所有跟IT技术有关的领域里,互联网无疑是最热闹的。论口水仗,互联网圈毫不逊色于娱乐圈。这不,前不久中国网库的CEO王海波放了一句豪言:“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B2B网站!”话虽不顺耳,却引人深思。

  最近几年,年年都有网商大会,参会者大都是阿里巴巴或者慧聪的网上注册用户,每年交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会费,借此平台开展电子商务。但是很多人私底下并不觉得他们就算电子商务了。“我们经常上网看商情,的确电子了,但是商务呢?谁能告诉我怎么通过这个平台找到真正可以做生意的人?”这是很多人共同的埋怨。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电子商务网站只是行业信息门户,并不是行业电子商务平台。

  对互联网抱有同样埋怨的还有部分网络广告主。对于他们来说,大笔的钱投到互联网上去,就像打了水漂,连个响也没有听见,对于他们的产品没有提供直观的帮助。

  在这些网商和广告主眼里,互联网上面海量的信息依然还是零散的数据,没有办法给他们理想中的精准答案。网商无法在网上精准找到可以做生意的人,广告主投放的广告也无法精准找到需要该产品的人群。总归一句话,信息精准匹配做的不够好。

  前不久,由博斯凯科技自主研发的精准立体营销平台“网立方”上市,其总经理王新对这个现象做了一个解释:当前以HTML为主要载体的互联网信息其实是处于一种非结构化的状态。对于网络广告来说,很长一段时间最大的挑战将在于如何有效和快速地从无组织和非结构化的互联网数据中挖掘出机器所能理解的信息和知识。“必须要让产品可以在网页中自动进行结构发现和对象抽取,挖掘出来的信息才会大大提高搜索性能,做到精准营销。”他说。王新因此认为他们的新产品“搜虫”可以同时挑战阿里巴巴和百度。

  百度和阿里巴巴大概不会同意他的话,但这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在于现在广大希望在互联网上找到商机的人对网络上信息精准匹配的程度不满意。

  王新认为解决办法是处理好非结构化数据,在网库的王海波看来,一个好的解决方法是把信息细分。同慧聪很不一样,在网库搜索产品的时候,搜索出来的并不是成品,而是原材料。其实,阿里巴巴和慧聪的细分已经做的很不错了,但在很多人看来依然有点像摆地摊的。“在网上卖东西的90%是行家,买东西的90%是外行人。这些外行人买的东西很少。所以我们放弃他们,主要针对行家。我们的分类是按照零售百货的方法,采用代号的模式。”王海波说。

  如何才能让网络上的信息精准匹配,让每个人都可以准确地得到想要的信息,这已成为现在互联网最大的问题和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