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CIO普遍关注“当前”,重点是保持IT系统本身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国际上CIO则更关注“未来”,重点是利用IT进行业务创新、改进业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控制成本等。
来自2007年4月3日发布的《中国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国际比较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尚未成熟的信息化环境下,中国CIO群体最缺乏的恰恰是自身较强的领导力。
《报告》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CIO领导力研究小组与国际著名IT研究咨询机构Gartner公司和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信息技术学院的合作调查成果。2006年,Gartner对全球1400名CIO进行了调查;随后,三方合作对中国上百位重点行业企业CIO(包括信息主管、IT经理、IT副总裁)进行了调查并对比分析。
调查显示,按照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的几个有效度量标准(如业务优先级、CIO战略管理优先级、创新、业务匹配度、信息部门竞争力等),国内外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具有较大差距。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企业信息化集中在对企业内部资源的管理,强调IT对现有业务运营的支持作用;全球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开始更多地关注企业外部资源,如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强调IT对企业战略拓展和创新的作用。
可以想象,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环境因素,企业领导的认识问题,资金不足……
但不可否认,中国CIO自身领导力的普遍缺乏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IBM公司发布的《2006年全球CEO调查》也显示,中国CEO们普遍抱怨CIO缺乏战略思考,无法有效地利用IT支持业务等。
事实上,尽管这是一份关于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调查报告,但也不失为一份关于CIO领导力的侧面解读,由此可以看到,国内CIO领导力与全球CIO也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CIO普遍关注“当前”,重点是保持IT系统本身的安全和有效运行;国际上CIO则更关注“未来”,重点是利用IT进行业务创新、改进业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控制成本等。
从CIO战略管理优先级来看,中国CIO对IT商业价值的重视度低于国外同行,因为全球CIO把“启动能够促进业务增长的项目”列为第一位,把证明信息技术的商业价值排在第五位,而中国CIO则分别列为第三位、第十三位。同样,中国CIO们正重点关注培养员工的IT技能和业务知识,并列为第四位,而全球CIO把此列为第九位。
如此等等的差别不一而足。中国CIO的领导力普遍有待提升。
事实上,国内不乏优秀CIO以卓越领导力成就企业的经典故事。例如,雅戈尔CIO韩永生以自然现象为原型的“饮酒模型、自助餐模型、流沙模型”研究,破译了服装行业一个个管理瓶颈,用信息化突破了一个个技术屏障,支撑着雅戈尔的品牌战略。剑桥大学等美国很多大学,把雅戈尔列为作为经典教学案例。
在CIO冯太川的着力控制下,西安杨森成为强生全球分支机构中第一个通过萨班斯法案审查的子公司。由于西安杨森的内控系统自动化程度很高,第三方审计公司只用了6天时间就完成以前需要3个星期才能做完的审计工作。凭此他成为西安杨森的核心管理者之一,随后又升任美国强生集团公司药品部北亚区的CIO。
面对充满矛盾而有前景的信息化,CIO没有必要自怨自艾,做好准备,提升自己的领导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