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区挥信息化大手笔上海电信助推“知识杨浦”
来源:劳动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当传统大型工业制造企业陆续搬出,当房地产投资面临宏观调控时,信息化有望成为推动杨浦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目前,该区与上海电信关于“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合作规划已经初步形成,合作协议也有望在春节之后正式签订。而从过去几年信息化推进的过程看,信息化正给杨浦区带来新的面貌、新的活力。

  杨浦区是上海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区,素有大杨浦之称。在传统工业产业式微之后,建设“知识杨浦”成为杨浦区的目标。其建设的核心理念是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联动发展”。针对这一建设定位,上海电信东区电信局在过去几年里,将信息化服务目标具体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东区电信局搭建了杨浦区电子政务网络,共铺设96芯光缆150公里,连接各部门和11个街道并辐射到其他相关单位。如今,杨浦区11个街道都可以实现电子政务,而街道下属近350家居委会已经完成VPN网络布局,可以进行网络办公。有些街道甚至提出视频会议的想法。而政府公务员的宽带普及率也从原来的不到50%上升到了70%。至于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在五角场商圈建设、水产物流区、航运报关货代等领域都已经发挥出了显著的优势。在各大学网络建设、经济园区网络建设中,东区电信局更是不遗余力地投入。他们为同济大学搭建了堪称最大规模的校园网,40000多个上网点,让信息生活无处不在;在复旦,他们搭建的是高级别的优质网络;他们将无线宽带引入理工大学,他们还为电力学院、财经大学的网络进行翻新……而在多如牛毛的经济园区,他们进行线路改造,拓展商务领航,让这些中小企业免除了发展的后顾之忧。

  未来,信息化还将带来一个全新的杨浦。根据初步形成的该区与上海电信关于“十一五”期间的信息化建设合作规划,未来,杨浦区的信息化将围绕基本形成以科教为特色,服务经济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坚持“两个优先、两个提升”的产业发展方向,着力推进形成“一心、一城、一江、三区”的产业布局,在建设“一心”(江湾——五角场城市副中心)、“一城”(新江湾城国际大学科技园区)、“一江”(黄浦江北岸创新创意产业基地)、“三区”(大学科技园特色示范区、大连路-控江路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现代纺织为代表的临江都市型产业聚集区)的过程中,从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化综合环境等方面,积极发挥和健全信息化的支撑和服务功能,全面建设互为融合的电子政务信息化、经济领域信息化、公共服务信息化、城市管理信息化等四大支撑体系,形成高效透明的电子政务管理和服务体系,创造文明和谐的“数字化”人居环境,建设立体互动的智能城区,满足城区功能需求,大力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信息化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水产市场的新生活

  2007年2月2日,位于军工路的水产物流园。

  午后的阳光下,经营水产批发的王老板惬意地审视着店里的买卖情况。他寻思着呆会儿上网看看今天水产到港情况,快过年了要进些三文鱼、龙虾这类高档水产了,看着价格合适的话就竞标了。对了,1月的税还没交呢,要记得上网查一下该交多少。然后,等空了,可以看会儿IPTV。做水产的每天夜里最忙,要进货嘛,根本没时间看新闻或电视剧,现在好了IPTV保存着48小时内的所有电视节目,可以见缝插针看些自己喜欢看的节目了。听说最近股市好,要不要开个户进行网上交易?反正这里有宽带,网速快。这样就可以做生意和投资两不误了。王老板心里一乐,向店铺楼上的办公室走去。

  王老板是最近才从曹安路水产市场迁来的,一起迁入的有200多户,听说到3月底1600家商户都要完成迁入。这里的环境与以前真是天壤之别,楼下是商铺,楼上是生活工作场所。因为设施齐备,这里干净整洁。不过,让王老板最满意的是信息化设施的接入,这让他告别电话时代,进入电子商务时代,工作效率提高了,生活质量也更好了。

  注释:根据水产物流园的要求,东区局在这里搭建了一高质量的网上交易平台。在线支付、信息发布、运输物流、网上办公、仓储等一系列电子商务都可以在这里实现。东区电信局还根据物业和小商户的要求为他们搭建内部的管理系统或进行网络维护。信息化在这里真实地存在并带来经济效益。针对物业方缺少网络维护的技术力量,东区电信局还特地为他们培训了两个网络管理工程师,排线布管、安装软件时都带着他们,如今他们俨然成了小专家。

  崭新的智能五角场

  2006年12月23日,上海又一个“航母级”的商业项目———上海万达商业广场在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商业区正式开业。看着收银员忙碌地收钱、刷卡,交易无比顺畅,商业广场的管理人员大舒了一口气。要不是东区电信局一个月来的鼎力相助,商场就赶不及在12月25日圣诞销售旺季前开幕,这个损失可就大了。

  一个月前,当其他运营商表露出畏难情绪时,是东区电信局没二话地接下了这里的信息工程,而且出于保证网络顺畅的考虑,东区电信局还接下了一些本不用他们负责的工作。一个月来,他们更是赶进度,没日没夜地施工。如此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商场工作人员难忘。

  五角场,这个规划中的城市副中心里,东区电信局的身影不仅无处不在,而且为这里增添了许多美丽的色彩和智能的气息。不远处就是“创智天地”。这是一个商住项目。东一片是商务楼,而西一片则是具有文化气息的服务楼宇,包括酒店公寓。在这里,早晨起来,拧开水龙头洗下手,用户的体温等身体状况就被感知并显示。在这里,在家就可以刷卡购物或在线娱乐……

  注释:东区电信局在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智慧。例如,在五角场地区信息交换局房布点之多、配备之齐是少见的。除了已经建好的2个局房外,目前有一个局房正在建设中,而规划中这里还将再建2-3个局房。这么多局房的建立是为了配合这一地区的使用需求,因为未来的商业中心必然会应用到支付、远程监控、在线娱乐等多种信息化应用。

  街道里可开视频会议

  两年前,杨浦区政府信息化程度还处在很低的水平,而两年后的今天,这里不仅有了光纤接入、覆盖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骨干网络,而且信息化的应用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来自基层管理部门的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有街道提出要建立便民的热线电话呼叫中心。为了让这些电话为更多人知晓,各街道还和东区电信局联系利用号码百事通的平台进行查询服务。如今,只要打114号码百事通查询相关的便民热线,接线员就会直接将电话接过去。此外,最让人惊叹的是,已经有街道居委会提出了视频会议的方案,不久后,居委会里普遍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不用再受奔波之苦,一个摄像头,一个荧幕就解决了难题,街道的工作任务也可以更快地布置给居委会了,效率将大大提高。

  注释:东区电信局积极投入到杨浦区的政务信息化中。当他们了解到杨浦区信息委希望在所有街道下属近350家居委会进行VPN网络布局,实现网上OA协同办公时,他们主动出击,向区政府提出了网络技术建议,分析居委的使用习惯,进行渗透定价法下的宽带损益评估,在公司市场部的支持下,设计了优惠的宽带资费。

  在网络建成后,他们的服务没有停止。为了提高基层政务人员的网络应用水平,东区电信局精心准备了教程、PPT讲稿,为350余家居委会未来的信息化负责人组织了为期一周的“电信ADSL网络知识讲座”。培训还采用课上精讲、课后答疑辅以实际操作的互动方式展开。类似的培训举行了22次之多,为杨浦区的基层政务工作人员,做了次彻底的网络“扫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