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信息化的有力推手 ——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应用掠影
3月30日,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正式开通运行。
作为平台建设单位,福建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近两年来一直致力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目前已开发各类应用系统近20个, 获得省发展改革委、电子政务中心、应急办、财政厅、国土资源厅、林业局等厅局用户的一致好评。用户们都表达了这样的共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地理信息产品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彻底转变,解决了各部门应用系统地理信息更新难的瓶颈问题,推动了全省地理空间信息共享,促进了各类专业地理空间数据跨部门应用,为各部门提供了高质量的基于地理空间的应用服务。
福建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由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研发,它提供了福建全省范围的多种比例尺电子地图数据、矢量数据、影像数据、地名地址数据和兴趣点数据,从宏观的全省概貌、区域界线,到详细的道路交通、山脉水系、田园村落、花园小区等地物要素应有尽有,地图浏览、数据共享发布、服务注册管理、资源浏览与查询、地图定制、应用开发等功能一应俱全。
截至目前,基于平台已相继开发了福建省实时路况系统、气象地图服务系统、公安应急指挥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地震灾情实时监控系统、地质灾害查询系统和数字武夷三维旅游服务系统、厦门市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字武夷,足不出户尽览美景
武夷山是福建惟一的“双遗”景区,可谓福建旅游的金名片。数字武夷三维旅游服务系统集成了武夷山遥感影像、地形数据、地名数据、景观数据、旅游及其相关信息,全面展示了武夷山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为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直观、动感、交互性强、信息丰富的服务平台。
系统详细介绍了武夷山景区景点的地理位置、交通、景观等信息以及具有地方特点的风土人情,构建起一个数字化的旅游空间,从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为人们到武夷山旅游提供方便、快捷的地理信息网上服务。游客通过系统可以查询到武夷山各个旅游景点在电子地图、影像图上的具体位置,景点的详细介绍、图片、三维影像、视频信息及行车路线等,还可查询景区周围的酒店、食肆、商场、娱乐场所等分布情况、联系电话等信息,进而从互联网上直观方便地全方位了解武夷山,感受数字旅游带来的乐趣。
数字厦门,让百姓生活更加便利
足不出户,仅需要点几下鼠标,就可以逛遍厦门的大街小巷,大到鼓浪屿的全貌,小到街边的一棵树、一个路牌,您都可以身临其境般看得一清二楚。
厦门市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是根据厦门全市域建成范围的真实场景及未来规划建成的,它集成了海量的真实的建筑物模型,建立了全市三维地形模型,真实地再现了城市的全貌。市民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从各种角度细致入微地观看城市的每个角落,观察每座建筑、每条街道的三维场景,还可以通过搜索功能获取所需信息。外地旅游者或者不熟悉全市环境的厦门市民,都可以通过系统足不出户浏览厦门风景。这套系统为展示厦门的自然、经济、社会风貌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游客更好地了解厦门、游览厦门开启了一个窗口。
这套系统还应用于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的日常工作,为各下设部门日常土地房屋管理提供基于网络的实时三维空间信息服务,有效提高了房屋管理和土地规划决策水平,引领厦门城市规划管理进入3D时代。
数字林业,提高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水平
随着数字林业项目的实施,福建省已经采集积累了大批组织规范、精度较高、覆盖全面的森林资源数据。基于平台建立的福建省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已在省林业信息中心运行。
该系统充分利用基础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林业资源数据,实现了林业专题信息在电子地图上的快速查询定位、林业信息编辑更新、专题地图制作等功能。系统已在林业资源普查、林地利用规划、森林防火指挥等领域得到应用,满足了林业部门对森林资源图形化管理的需求,提高了林业信息化水平。
数字防灾,为应急指挥提供辅助决策工具
福建省地震灾情实时监控系统运行于互联网,整合了天地图·福建的多级比例尺矢量数据和多源多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并通过中国电信福建分公司提供的全球眼数据接口(全球眼业务是中国电信提供的基于IP技术和宽带网络的网络视频监控业务,可将分散、独立的采集点图像信息进行联网处理,满足客户远程监控、管理和信息传递的需求),实现了对发生地震区域的实时灾情监控。
系统还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及地震专题数据,包括地震活动性、地质构造、地震应急基础数据库等,实现了地名查询、分类查询、快速定位以及地震专题信息的展示、浏览等功能。该系统为地震应急指挥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直观、精确的应急辅助决策工具。
数字地质,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福建省由于受到多山、多台风等复杂的自然因素影响,全省地质灾害分布点多面广。地质灾害查询地理信息系统便于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浏览、查询地质灾害信息,并为地质灾害救灾应急指挥提供决策支持。用户通过该系统可以更加快捷地对灾害发生地点、灾害发生时间、灾害类型以及灾害名称进行浏览、查询与快速定位,并在地图上以不同的符号进行标绘,从而实现了地质灾害管理信息化,增强了全省防治地质灾害的应变能力。
编后:
推广应用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是近年来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和各级政府全力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这不仅仅因为平台的应用有效消除了部门之间的信息孤岛、数字鸿沟,使各部门基于统一平台实现信息化整合,大大降低了地理信息开发应用的门槛,避免了分头建设中出现的部门信息分割、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等问题,更在于基于平台建立的各类应用系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手段,在城建规划、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气象、旅游、治安维稳、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和百姓生活等领域产生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行政效能。福建的做法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做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广工作,让地理信息应用更深入、更广泛、更有效,增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能力,测绘地理信息部门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