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中心避免导致重复建设
来源:比特网 更新时间:2012-04-14

 
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名誉理事长陈正清接受了比特CIO俱乐部、IT专家网记者的专访,陈正清理事长表示,目前我国云计算中心建设需要避免跟风和盲目的问题,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

  以下为陈正清理事长专访实录。

    云计算中心建立,云计算落到了实处

  比特网记者:在我们去年的大会上,您指出云计算绝不是买几台机器,买几台设备,上几个服务器和虚拟化系统就可以完成的,那么经过一年的发展,您认为我国云产业有了哪些进步?

  陈正清:首先云计算从概念的炒作,现在走向了实际,各个地区都在筹划建立本地区应用试点云计算中心等,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从云计算而言,实际上是计算资源的共享,从信息资源,软件、硬件等的共享到计算资源共享。但是我国这么大,怎么搞好这个云计算,我认为规划很重要,正因为国家大,才应该提到日程上来,脚踏实地做好规划建设。云计算是服务模式的创新,现在我们已经从“云山雾绕”中走出来了,现在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应用的问题。我们怎么样来支配云,用好云,用一句成语就是如何“腾云驾雾”,让云为我们的基础建设,科技发展服务。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现在就是我们要顺应云计算大潮的时候。

  比特网记者:自十七大提出“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命题以来,到今年两化融合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请您谈一下今年两化融合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未来几年内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还会有哪些新的举措或者机遇?

  陈正清:十七大总书记的报告提出两化融合,这个战略方针的提出后,现在感觉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更主动,更自由,更落到实处了。最近又进一步提出了“深度融合”,这说明两化融合落实得很好,要往更纵身发展了。

    云计算中心避免导致重复建设

  比特网记者:有人评价中美两国的云现状,说区别在于:这边天天云大楼落成,那边天天云服务发布,这边各IT公司产品沾水贴云标签,那边云服务专业公司丛生,这边大手笔都有政府身影,那边云运营商都早已向企业收费运营。您是怎么看待这些差异的,为什么存在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专家还是认为云计算还在炒作概念阶段,或者说存在泡沫,您认为在2012年中国云计算产业应该怎么发展?

  陈正清:为什么会存在这种差异,首先云计算是新概念,新思维,人们对新东西向往,一开始大家都会投入很高的积极性,这个可以理解。但是从一个抽象的理解,通过践行以后,将走向理性。但是接受任何一个新事物都有过程,所以在中国会出现一些稍显夸张的跟进“云”的问题。

  另外,在我国政府身影多一些也是情有可原。因为云计算不是普通项目,需要的强大的资金及技术支持,所以必须有政府的强大后盾支撑。但是现在也有些问题凸显出来,就是跟风和盲目的问题。云计算功能很强,但是不是每个地方都要上云计算中心,是不是每个地区,每个省都要上,这个问题值得政府部门思考,不能一哄而上,导致资源浪费,重复建设。不过思考并不是打压,还要鼓励对云计算的积极性,要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陈正清: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对云计算认识还有些盲目,跟风上马,导致重复建设,这是非工业时代的做法,不可取,我们要用工业时代的标准化、高效率的生产方式进行建设。

  比特网记者:云计算当前发展如火如荼,您如何看待中国云计算相关自主标准和政策制定?

  陈正清:说到标准化,中国云计算必须要有相关自主标准和政策的制定。目前工信部可能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探讨,具体制定的结果还要等进一步的规划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