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公证事业发展较快。目前,全省共有公证机构145个,公证人员1300多人。如何使一个公证大省成为全国的公证强省,是广东省司法厅党委一班人为之共同努力的方向。”广东省司法厅厅长陈伟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单刀直入地表明了广东公证建设的目标。 陈伟雄指出,公证事业的发展要和构建和谐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它是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是法律服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窗口。实际情况表明,广东是一个公证大省,但还不能说是一个公证强省,因此要做强广东的公证工作,首先要有强有力的手段。广东这几年一直在推广规范化建设,但要切实提高公证服务的质量,抓好公证员队伍建设,不仅要有完善的制度,还要在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广东的主要做法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并将之纳入基层基础建设中,以信息化促公证质量、以信息化促队伍管理、以信息化促规范化建设。 据陈伟雄介绍,广东的年办证量连续5年突破100万件。随着形势的发展,对广东公证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公证系统的信息网络化建设,通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来规范公证管理与办证程序,提高公证法律服务水平。首先是制定了《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对推进广东的该项建设和建立全省公证管理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次,借全国公证队伍教育规范树形象活动开展的契机,在该次活动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各地要研究制定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同时,省公证员协会组织了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公证处对欠发达地区公证处硬件建设对口支援的活动,通过广州、深圳、佛山、汕头、东莞、江门、珠海、中山8市和省公证处分两批对欠发达地区的56个公证处进行对口支援,在今年内实现全省每个公证处和公管部门至少拥有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传真机的目标。省公证员协会对对口支援范围以外确有困难的地区和单位进行直接支援。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广东公证信息化硬件建设进展顺利。 与此同时,广东高度重视自动化管理建设,通过对信息网络化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开发,在各地建立办证自动化中心。公证处办证自动化中心的建立,实现了办证模式和办证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 广东还通过建立公证管理平台来强化公证工作管理:一是积极使用中国公证员协会开发的全国公证行业管理软件,将全省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纳入行业管理范围;二是在广州、深圳等市,初步建立了公证管理网络系统;三是广东公证员协会开发并使用了涉台公证书副本寄送登记软件,提高和加强了该项工作的效率与管理;部分公证处公证档案实现电子化,使公证质量检查方式得以改革。 陈伟雄对记者说,在上述基础上,广东建立了公证在线网站,将广东公证重大事项在网上公布,增加公证工作的透明度,并通过在该网站上开通的网上投诉和网上公布投诉处理结果等措施,使广东的公证工作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有部分地级市还在网上建立了公证人员诚信档案,并引入社会力量对公证人员的诚信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