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云终端”模式重构信息化办公环境
来源:通信世界周刊 更新时间:2012-04-14

   随着云计算概念的发展,云终端(多指瘦客户端)的概念被不断提及。不同的客户终端可以同时登录到同一服务器上,模拟出相互独立的工作环境,而云终端(或其他客户端)与服务器的之间通过网络传送必要的通信数据。与此相反,普通的客户终端则选择尽可能多地进行本地数据处理,

  不难看出,云终端的所有功能都必须基于云架构。如果没有云计算或者云计算中心,云终端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基本上所有的云终端对云都没有选择性,因为他们都是通过最普通的网络接入协议实现接入的。

  云终端呈现三大优势

  云终端的特点和优势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易接入,易管理,易使用。由于云终端对云没有选择性,所以在接入时没有任何兼容性方面的阻碍;云终端结构简单,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基本不需要维护,只需做一些资产管理,且管理起来也相当简单;对于使用者来说,云终端就是一个I\O设备,功能结构简单,使用起来简单方便。

  第二,绿色节能。一般云终端(通常指瘦客户端)的功耗不超过20w,当前甚至有号称功耗2~3w的云终端出现。加之云端的耗电均摊,云终端与一般PC的200~300w功耗相比,其省电程度可达到70%以上。这对于拥有大规模、长期运行终端的运营商而言,都是巨大的能源节省。

  第三,部署安全,速度提升。云终端通过独有的终端协议和相关的数据传输加密技术提供最大程度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没有FDD/HDD/CD接口,所以主机不存在重要数据的外泄,破坏及感染病毒等。在部署安装时,维护人员只需要启用云主机上的远程桌面功能,增设终端用户的登录帐号与密码即可,然后用网线将主机与云终端用交换机或路由器进行连接,终端不需安装软件,也不需要安装其它的设备。如此一来,云终端通过图像高速缓冲存储器,及改进的独有协议将使得系统运行速度大大提高。

  目前,市场上云终端的种类繁多,包含一些新型的瘦客户端和手持接入设备,比如手机、PDA、平板电脑等。一般来说,固定场所使用瘦客户端的情况较多,而移动场所使用手持接入设备的情况较多。

  几乎适用所有办公环境

  当下,全球云计算发展风起云涌,国内几大运营商也在云计算发展中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其中,云配套产品包括云终端也是各运营商发展产品和服务的一个方向。

  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共有云,云终端的使用都能让最终用户非常方便地使用云服务。

  一般传统的信息化办公环境的构建可以分为三部曲:部署网络环境,购买IT设备(主要是PC等),建立维护队伍。但是,进入云计算时代后,“云+云终端”方式将使得现有信息化办公环境的建设难度大大简化,尤其在终端这一块,基本上不再需要维护人员。

  笔者认为,对于几乎所有的办公环境,如政府办公、企业、公共服务机构等,其目前的信息化设备基本都可用“云+云终端”来替代。其整体成本(通常用TCO衡量)将得到大幅度下降。通常情况下,运营商或者云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云终端进商业楼宇、办公机构等手段来促使所有办公环境的云终端使用。

  教育、医疗应用前景广泛

  在运营商可能会经常提供服务的行业客户中,比如电子政务、教育、医疗卫生、交通、金融保险等行业,未来都可能会实现云终端的应用。

  电子政务是政府公开、公正为民服务、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新举措,而电子政务的前提是给每位公务员配上1台甚至2台电脑,但是如果一台高配置的电脑仅作为一般上网、收发电子邮件、传递文件等用途的话,其利用率是非常低的,而“云+云终端”的解决方案可以大大降低电子政务的前期投入,提高计算能力的利用率,是符合我国电子商务的国情的。

  现在大、中、小学等学校机构每年都会大量购置电脑等设备,以实现教育信息化。但另一方面,这些IT设备的整体利用率却不高,经常造成资源的闲置甚至浪费。

  “云+云终端”方式可以使学生、教师和家长快捷地接入学校内部的“云”,甚至是校际间的“云”,既节省了学校的投资成本,又增强了教育资源的共享能力,整体提高学校乃至国家的教育水平的提高。

  学校的云终端通常可采用固定云终端和移动云终端(即手持终端)相结合的方式。如在计算机教室/电教室、图书馆/阅览室等可安装瘦客户端,而给每个学生、老师甚至家长可配发定制的移动云终端。

  另外,在一些较少人关注的行业中,比如教育培训机构,如果采取“云+云终端”的模式,则能节省很多硬件的投资,相信这种新IT模式会在广大农村或者乡镇的民工培训中具有广泛的天地。

  现在,重庆和江苏的某些地市已经开始试点医疗云。医疗云能使我们国家优秀而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共享,并通过云终端的使用有效解决挂号排队等若干实际问题。(文: 联通集团系统集成有限公司 曹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