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含栋
机构编制工作是合理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去年,我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二五”时期,机构编制部门的责任将更加重大、任务将更加艰巨。
一、深刻领会“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担负起提供体制机制保障的重任
当前,全省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统筹谋划好“十二五”时期的机构编制工作。要围绕“十二五”时期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题主线,统筹处理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其他各方面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若干重大关系,做到机构编制工作与其他各项工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一是明确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着眼于解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确定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目标和部署进行细化,提出今后五年深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二是明确新时期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路。着力于“管住”,控制总量;着重于“管活”,盘活存量;着眼于“管好”,创新机制。立足优化配置执政资源,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强化管理创新,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
三是明确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的重点。提出健全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的具体考虑和安排,加快法制化建设进程,逐步实现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四是明确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的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关键环节,全面加强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
二、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全省跨越式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十二五”时期,全省机构编制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二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主要目标、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深入推进改革、管理、法制化建设“三位一体”和自身建设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努力使上层建筑更加适应经济基础发展变化,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近期,要全力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抓住关键环节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首先要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应急管理体制、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和综合执法体制等方面的改革。继续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和市场监管体制,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其次要积极探索大部门制改革。着力研究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对实行大部门体制相联系的政府机构类型、序列、规格等问题进行整体研究,提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的意见建议。最后要着力推动完善行政运行机制。深化公检法、工商、税务、质监等“窗口”机构的改革。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
第二,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四级政府机构改革成果。首先要继续督促省政府各部门落实好“三定”规定,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机构改革成果。其次要扎实开展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评估工作。督促同级部门和下一级政府转变职能,切实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确保各项改革要求落到实处。最后要全面完成乡镇机构改革。
第三,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着眼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在已有工作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在摸清全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现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模拟分类。结合各级政府机构改革,扎实推进相关事业单位的改革和机构编制调整工作。
第四,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实行动态调整。坚持向深化改革要编制、向科学管理要编制、向提高效率要编制。其次要继续加大消化超编人员工作力度。注重盘活编制存量,积极探索消化超编人员的有效办法,确保按期完成消化超编人员任务。再次要扎实推进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加快研发符合我省实际的实名制管理软件,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在县乡两级全面推开。加强市县编办电子政务建设,为实行实名制管理工作创造环境。最后要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
第五,进一步加强机构编制监督检查。今年督查工作的重点是各级编办体制理顺进展情况、市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和“三定”规定落实情况、消化超编人员进展情况和机构编制纪律执行情况。进一步加大机构编制违纪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各项改革要求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第六,加快推进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进程。对《甘肃省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甘肃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若干规定》等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检查,适时完善配套措施。着手研究我省中等专业学校和水利、农牧、林业等相关行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标准,提升机构编制管理水平。
第七,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在全省机构编制系统深入开展自身建设年活动,通过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建设等六大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高效型机关。 (作者系省编委委员、省编办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