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紧打造云计算"国家队"
来源:上海证券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作者:温婷 李雁争
 编者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的《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已进入起草阶段,其中,云计算产业将被明确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同时,工信部目前正对云计算龙头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

  导读:

  云计算万亿市场开启 各地角逐渐入高潮

  我国加紧打造云计算“国家队” 扶持政策出台在即

  上海率先落实多个示范项目 云计算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

  政府部门是重要的市场启动力量 万亿市场启动在即

  云计算将引领信息服务业步入“黄金十年”

  云计算万亿市场开启 各地角逐渐入高潮

  中国“云计算”布局即将进入高潮。

  记者日前获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的《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已进入起草阶段,其中,云计算产业将被作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

  事实上,“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均把“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来强调。

  “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东方证券研究人员预计,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7500亿至1万亿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

  各地及一些企业的角逐也进入高潮。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钦定”的试点示范城市自然不甘居人之后,多个政企合作的云计算应用项目有望在今年落地。

  昨日,上海市一些行政单位与东软集团、浪潮软件、万达信息,分别签署了智能交通、电子政务、卫生健康领域的云计算应用合作协议。

  4月6日,国内最大的“云计算”试验区在重庆市两江新区开建。4月8日,由深圳云计算产业协会联合英特尔、IBM、金蝶等国内外相关企业创建的深圳云计算国际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

  一些企业已经捷足先登。4月7日,浪潮集团自主研发云海集装箱数据中心正式发布。

  华东电脑昨在上海发布“华云计划”,计划打造云计算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

  记者还了解到,工信部目前正在摸底云计算龙头企业的具体情况,为下一步扶持政策出台收集信息。

  记者日前从权威渠道获悉,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多部委共同参与的《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已进入起草阶段,其中,云计算产业将被明确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同时,工信部目前正对云计算龙头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摸底,为下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全方位、多角度地支持这些企业做大做强打好基础。

  云计算在应用方面也取得明显进展。昨日,作为国家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城市的上海落地了一批云计算项目。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一段时间,随着多项扶持政策的陆续出台,云计算近万亿元的市场空间将徐徐开启。

  将引导组建云计算“国家队”

  高技术服务业,即围绕高新技术创新及其应用并提供高附加值服务的产业。一位参与了《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起草的人士表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目前各部门对抓紧起草《指导意见》已经达成共识。”其中,云计算产业将被明确为未来高技术服务业的主角。

  通俗地讲,云计算就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的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用户可以通过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方式接入数据中心,体验每秒超过10万亿次的运算能力。

  实验表明,采用云计算能使每台服务器的平均利用率从7%提高到68%-80%;部署时间从小时级降低到分钟级;服务器重建和应用加载时间从20-40小时降低到15-30分钟;数据中心总运营成本节约30%以上。

  在工信部举行的某内部会议上,主管司局的领导曾明确表示,“云计算顺应了当前全球范围内整合计算资源和服务能力的需求,是当前国际信息技术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记者了解到,正在起草的《指导意见》将提出,大力发展云计算模式的平台运营和应用服务,促进已在内部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企业进一步对外开展相关服务,推动有条件的制造企业通过云计算模式向服务转型。

  《指导意见》还将明确,选择部分城市作为云计算试验城市,组织国内骨干企业开展云计算服务。这意味着继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之后,多个政企合作的云计算应用项目有望在今年落地,国内云计算产业的万亿市场空间将徐徐开启。

  此外,鉴于国内企业与国际IT龙头企业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信部今年将对国内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摸底,以与世界级企业同台竞技为目标,准确定位,找出差距,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目标。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

  记者还了解到,今后,相关部门将引导组建云计算“国家队”,综合运用政策、规划、标准、资金、项目和行业管理等手段措施,全方位、多角度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为全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目前,华东电脑、东软集团、浪潮信息等行业龙头已深入参与到各云计算示范项目中,有望在2011云计算落地之年抢先一步抢占市场空间。

  上海率先落实多个示范项目

  去年10月,工信部圈定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由于缺乏有价值、呈规模的实际应用,因此各地云计算发展面临共同的问题。

  在昨日举行的2011云海论坛上,上海的多个云计算示范项目率先落地,突破了云计算应用的难题。其中,华东电脑、普华基础软件、中标软件、东方通泰、世纪互联等一批企业发布了云计算解决方案与公共服务平台,闸北健康云、青浦区和长宁区电子政务云等一批典型云计算项目正式签约,与东软集团、浪潮软件、万达信息、华为等一批软件和电子信息企业共同合作,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

  据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邵志清介绍,下一步,上海将从两方面推进云计算的示范应用。一是应用需求导向型的具有商业模式的云计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鼓励采用自主创新云计算产品与解决方案构建金融、贸易、物流、文化等领域的云计算服务平台,形成面向全国的服务能力。并将引导政府、企事业单位与居民使用公共云计算服务。

  二是采用云计算模式新建或者改造信息系统,降低信息化建设与运营维护成本,提升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鼓励电子政务、教育、医疗、工业等领域建设具有示范意义的基于云计算模式的信息系统。

  上海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上海云计算产业今年的重点将落在示范应用上,特别是对于具有成功商业模式的市场化项目,将研究出台相应政策鼓励其推广应用。

  云海产业联盟秘书长唐全荣对记者表示,推动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关键是要培育一批云计算龙头企业,形成一套云计算标准,培养一批云计算人才。而推动具有典型意义的云计算项目建设,特别是采用自主创新解决方案构建的云计算项目,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首选途径。

万亿市场启动在即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未来我国的云计算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政府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目前,包括五个试点城市在内的各地主管部门都对发展云计算表示出浓厚兴趣。北京市经信委与市发改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发布了《北京“祥云工程”行动计划》,明确表示将通过建设中国云计算中心服务于电子政务;上海则发布“云海计划”;深圳也制定了云计算的产业战略和实施方案,当地从事云计算相关应用的企业已超过300家。无锡、杭州、南京、青岛等城市也积极与国内外IT龙头企业合作,探寻云计算落地和应用的最佳方式。

  多位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政府部门不仅是云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更是重要的市场启动力量,政府的推动可以促进云计算产业跨越式发展。专家建议,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大力培育云计算技术服务厂商,建立面向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电子政务、中小企业服务等领域的云计算示范平台,推动国内IT厂商向云计算服务商转型,并引导云计算技术和服务厂商向产业基地集聚,形成合力参与全球云计算产业竞争。

  IDC发布的报告指出,从2009年底到2013年底的四年间,云计算将为全球带来8000亿美元的新业务收入,为中国带来超过11050亿元人民币的新业务收入。

  东方策略团队则预计,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7500亿至1万亿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

  招商证券研究员张良勇认为,中国云计算市场基数小,在未来两年内出现爆发式增长的几率不大。但由于公共部门受政府强力推动进行示范性应用,市场增长达到或略超过亚太市场水平是可能的,即未来 2年增长率在 40%左右。

  张良勇认为,国内厂商的机会主要在软件服务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安全、地理信息服务、中小企业应用软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等应用领域。国内厂商的优势在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灵活的服务,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等。

  华东电脑相关负责人表示,云计算产业链的发展环环相扣,如同一个金字塔模型,从目前国内市场来看,不同企业在金字塔的不同级别均有动作,有的针对提供计算、存储、带宽等按需的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的基础设施层,有的着力为应用开发提供接口和软件运行环境的平台层,有的则主攻提供在线软件服务的应用层。预计未来5年,云计算和相关服务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相关企业也有望在这一轮IT浪潮中找到自身的优势位置。

 云计算将引领信息服务业步入“黄金十年”

  本报记者 梁爽

  继用友软件集团公布2011年云战略后,旗下核心业务公司北京用友政务软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用友政务)随即发布2011年度业务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紧紧把握云计算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电子政务领域创新政务管理及服务模式。

  为应对日渐从幕后走到台前的云计算应用浪潮,财政部在《2011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中写明,积极探索云计算新型服务业态政府采购工作。

  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不只是用友,业界众多企业在2011年纷纷把电子政务市场目标锁定在了云计算这一新兴产业上。用友软件集团董事长王文京 综合分析产业现状后预测,云计算将引领我国信息服务业进入“黄金十年”。

  针对未来电子政务的发展规划,用友政务总裁王先臣认为,目前,信息化已成为政府施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云计算等新技术能恰逢其时地为政务管理信息化带来新的支撑。

  “一般来说,电子政务的技术特点是处理信息量大,并发用户多,安全性要求高,而云计算的优势是能将海量的信息自动均衡存储,海量的计算自动平衡分解,信息更易互联互通。所以,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传统的电子政务大集中模式必然会向云计算过渡,从而使电子政务投资更节约,性能更优越,信息更集成,业务更协同。”对于具体落实应用问题,王先臣建议,由于受到安全性问题的困扰,核心的电子政务应用将部署在私有云中,而公共的非核心应用可部署到公共云中。

  如今,我国政府已对政务信息化确立了自主、可控、可持续、低成本的建设方向。在当前电子政务市场中,金财、金保、金税、金卫是规模最大的4个行业市场。对此,王先臣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用友将在包括以上4个行业市场在内的电子政务领域全面实施政务云战略。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历军也表示,曙光启用新标识并非是一次单纯的标识更换,而是曙光公司企业转型战略深化的需要。曙光公司发展到今天,已从服务器硬件提供商向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转型。因此,为迎接已拉开序幕的云浪潮,在包括政府市场在内的广大市场上抢占先机,专门设立云计算解决方案实施部门已成为众多IT企业的共同选择。

  中国政府采购报 梁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