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转型 可持续发展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2-04-15

   作者:石榴

12月4日消息,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集团)主办的“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今日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召开。

以下为中国信息协会电子政务专委会,常务副理事长,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卢朝霞的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高兴来参加2010年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刚才在下面和卢院长在一起,说这十年转眼就过去了,这十年的IT两会,中国信息产业的经济年会实际上东软伴随着会议的召开,是主要的参加者和演讲者。我们在这个会议上能够听到在产业未来的发展的趋势、热点问题,也能够听到政府在未来当中的一个重点工作,所以非常高兴来参加这样的一个经济年会。

东软伴随着整个年会十年,我们也走过了不平凡的十年。我们的主要想法,我们的策略是什么呢?可以说这是我们今年在东软大会上的主题,叫创新、转型、可持续发展。主要讲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中国软件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第二,企业创新与转型的实践。第三,东软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软件企业,我们实际上面临着国际化和被国际化。国际化和被国际化可以看我们的市场,中国的市场本身已经是一个国际化的市场了,我们可以看新华网一个统计,在2008年世界500强的企业当中其中有483家在中国市场上运营,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在中国。我们可以从09年的中国统计年鉴看到,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已经有43万4千9百37家,其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企业现在是63084家,所以中国的市场政治稳定,经济高速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跨国公司非常关注的市场,我们已经被国际化了,这是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

中国企业被国际化了,我们到底有什么样的挑战。首先我们看,我们被国际化要走出国门,因为全球有更大的IT市场,就软件来讲IT投入,中国市场增幅不快,只占全球4.5%,剩下95%的市场空间在欧美和日本,我们要走出去,这里面就需要融合,中国的管理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能不能融合在一起,公里治理和领导力的发展,全球化人才,以及全球视野下的创新能力和市场布局的构造,这是全球市场上如何去做。

我们要注重中国市场,中国市场有很大的内需,带来很大的市场。这也是全球跨国公司在这里面的成长,这也是带来成本的增加,人才的争夺和更快速的创新要求,这就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大家看一下2000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有很好的新的发展,刚才各位领导解读的非常好。从我们企业里面来看,他们最主要的要转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产业升级,产业如何升级,这个创新很重要,创新要有软件,软件在这里面起很大的支撑作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个拉动内需实实在在的要消费,这要改善民生,要使得中低水平人员能够增加,要转变民生这个角度,本身也离不开软件,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所以我们感觉到十二五的开局年对软件企业带来很的发展机遇期。看来中国转型实质就是企业的转型,转型的目标就是要从过去的资源的占用现在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到中国服务,这样软件无处不在,这样大量的产品需要数字化技术来持续升级,人员结构调整都离不开软件和服务,所以带来软件和服务的新的消费的浪潮。

我们看国家加大了高技术投入核高机面向未来发展,国家给了很大投入。在公共服务和民生事业,给中国软件企业带来机会,现在到智能电网,智能交通,3G应用,这给基础设施带来新一轮IT投入,也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

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企业创新转型的一个实践。大家刚才讲这是我们一个微笑曲线,在产业端的两头利润比较高,我们可以从苹果公司产品制造和商业模式谈起。在机场,在很多的网吧,在咖啡吧看到很多人看IPAD,这最低售价是4999元起,我们可以看到芯片26.8元,16G内存29.5元,触摸屏95元,而中国的制造做一个IPAD只有11.2元收入,而这11.2元真正到工人身上又是很少的,他已经把所有高额的利润,在设计、研发、销售、品牌,除了产品制作的微笑上模型以外,实际上还有一个最主要的,他的X板,这里面大量的软件开发通过用户体验和下载,使得他的分享意义是最大的,当然他也是调动所有软件提供者的积极性,让他可以参与分层,使得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来为他提供相应的内容和软件,这就是苹果的创新的制造模式和最主要的创新的商业模式。

在这个例子上,实际上从我们东软公司的数字医疗设备和其他商业模式可以看到,东软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软件企业,我们有1.8万人,我们两大业务方向,其中IT解决方案与服务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和服务,我们数字医疗是产品解决方案。从东软看到我们生产数字医疗设备厂房来看,我们也完全是虚拟制造,设计研发在我们,销售品牌和服务在我们这边,而全部的制造我们是全球渠道。我们的轴承最早用法国一家公司轴承,通过中国企业产业升级,我们现在已经采购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轴承。从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虚拟的制造,你看不到我们有机成,但是出来的是整机。

我们在整个研发方面,跟飞利浦成立合资公司,他他们先进技术拿过来,而出去销售一定是东软的品牌和服务,在前端研发东软超前的做了64台色彩超前的研发,我们现在已经实现数字医疗设备在全球60多个国家来进行销售,我们生产15大类,55类产品,我们有设备拿到美国FBA认证,在美国销售的七台美国癌症早期诊断设备,我们的数字医疗的设备就是一个微笑产业升级,结合全球资源的实践。大家可能对数字医疗设备很多都了解了,熙康是怎么回事,东软这两年围绕着新医改和老百姓健康问题推出健康服务,这个熙康是我们品牌,这是将IT技术和有机的医疗资源结合,通过健康服务云平台为农村,为城市的社区和为家庭,为企业提供健康顾问,健康体检,特需的健康服务和远程医疗,这就是熙康。这等于什么呢?等于我们有了健康终端加上熙康的云平台,加上服务品牌,构成了我们熙康的服务。

熙康设备是一个很小的设备,这个设备也是我们一个创新产品,最做的时候为医院监护室做监护设备,可以监测血压、心跳和体温,但是一个设备只有一个功能,面对中国市场最大的需求以及对健康的关注,我们通过多功能健康一体机,这既可以测血压,也可以测心脏和提问,都融合在这里面,叫多功能健康一体机。

熙康服务提供健康公用的服务,有慢性病监测服务,有孕妇的服务,具体来讲我们可以看到远程监护,比如说用于老年人,儿童智障人员的安全报警,通过移动的定位系统可以知道他在哪个位置,他突发疾病以后马上有紧急呼叫,之后进行远程的医生和紧急救护车到这实施远程监护和救助,这是心脏病的一个远程的监测,他通过监测设备和健康服务平台,心脏远程可以来接收告诉你现在不适应做大运动量,你现在需要马上进行休息或者你可以进行运动,这是心脏病的远程与监测。

这是母婴关爱,这可以放到社区,也可以放到家庭,也可以有一些商务人士,我们已经开发了利用CDMA手机的母婴乐园,做监护,这叫母婴关爱。

后面就是我们说的有一个熙康的云平台,这个云平台有大量的数据,通过大的熙康的云平台为各个地方的家庭、社区、农村的卫生所和企业提供远程的服务,下面的这些实际上是物联网设备,这里面可以看到有血压监控,血糖的采集,还有心脏的监控等等这样的信息采集设备,这实际上就是物联网的设备,下面是熙康的应用,包括健康档案,健康干预,健康跟踪等等这是它的应用。

我们在沈阳市和盛京医院进行合作,专门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大概十月份进行了熙康项目的启动仪式,有两个会员接受熙康的健康管理和服务,另外我们构建了辽宁省以生境医院为核心的联盟,实现远程可以转诊,实现可以大病到大医院,小病到小医院的联盟合作。

我们在城市上的合作是在唐山,唐山市政府提出要建立健康唐山,幸福人居的行动方案,原来是八大工程,我们去了以后加了第九大工程,数字化健康平台,这要覆盖在唐山下属两个市六六区,一共有5018个村,大概覆盖人群是730万人,各类卫生机构7347所,其中三甲医院有六所,二甲有46所,疾控是17所,妇婴保健站17所,是一个全覆盖的工程,包含的系统是有三大平台,第一个平台就是区域平台。第二个平台是以电子病例为核心的区域医疗机构平台,第三个平台是健康服务平台,这个系是在今年的7月2日正式开始实施,这个数据是采集到9月13日的,已经建设了100个村,六家乡卫生院,一个二级医院,一个是三甲医院,还有一个区卫生局,实施内容包括远程医疗,远程会诊,还有一体机健康管理。在这个系统建设过程当中,已经建立了健康档案大概九万多人,其中现在一体机经常去监测的居民占到20.1%,每天可以监测的人数是472次,健康指标的采集一共有124255项,提供45岁居民体检报告两万多份,这是在唐山的进展。

第三,东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软件企业面临着国际化和被国际化,所以东软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走出去,我们要全球化布局,所以我们在美国,在德国,在瑞士,在芬兰,在罗马尼亚,在迪拜,在日本等等都建立了相应的分支机构,去年和今年加大了海外收购的力度,我们在芬兰,在罗马尼亚收购了三家面向手机的高端设计公司,我们在德国收购了汽车、电子高端设计公司,在美国我们同样也收购了高端的软件设计公司,通过这种收购兼并快速进行全球化布局,今年和明年还要加快全球化市场的服务网络。

现在我们外籍人员大概已经超过近千人,每天在国外工作的有一两千人。

在发展全球市场当中我们高度重视发展中国的市场,因为新医改,国家八千五百亿,大交通,物联网,云计算给我们带来很多发展机会,这是中国市场,是快速发展市场,是一个大市场,也成为世界的一个市场。在十二五的发展当中又是一个重要的机遇期,所以一定要抓住十二五这样一个机遇,来拓展在中国市场上的布局。我们也看到中国市场在相当一段时间是有多个区域组成的市场,区域很重要,我们做了一下统计,我们看起来有二、三线的城市,它的人口不是太多,但是这和GDP可能是在欧洲一个国家人数或者是一个整个收入,所以说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我们在东三省利用东北的振兴,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加大拓展,我们在中部地区,在郑州,在唐山也和政府建立了合作关系,做数字化城市。在东部地区,在我们的南昌,在江西,在海南,在成都等等抓住国家的新的市场的热点,新医改,大交通,三网融合,物联网,企业内控,智能电网,3G等等加大面向未来的投入。

这里面举一个例子,就是新医改。东软对新医改早在去年,在国家政策4月份发布之前,我们就做了准备,成立了公司级的业务发展中心,集公司多个部门于一体作相应的研发,国家里面说的人人享有基本的服务,其中一个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之后是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和药品。这都是带来了很大的空间,我们提供面向新医改的全面解决方案,在整个公共卫生方面,除了做后面的管理以外,往前延伸,从过去的治病到防病、筛查,所以我们推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这是利用医院和东软的优势来为广大的居民,农村的农民提供健康管理和健康服务。

东软全面的提升我们在诊断治疗方案设备的研发能力和规模化销售,所以看一下,这是我们的X线核磁共振,除了在中国本土市场有很大的销售和拓展空间,我们主要是面向全球化,这是诊断的影像设备。

我们还要看生化分析仪和超声系统,还有癌症诊疗系统,真正的正电子发射的电磁扫描,这是我们全面解决方案。

加大服务,我们在全球建立了呼叫中心,我们建立了全球服务队伍,有培训的中心,有物流中心,这是保证客户的服务。

我们在培训方面利用东软的信息学院,我们跟东北大学建立了综合生物学院,要实施全面的培训。我们在医疗IT方面我们提供数字化医院的全面解决方案,除了这些以外我们还内部语言的远程诊断和ERP系统,我们通过资源的快速整合推进后台医院系统ERP。

我们在整个信息化基础上利用东软数字医疗的优势,开发了CAD系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把这个系统扩展,我们叫医疗保险的全面解决方案,包括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这就推出面向新医改的全面解决方案,最后总结后金融危机的时代,全球的经济发展尽管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对于中国的经济和软件产业来说,我们认为我们的机会是大于挑战的,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经济现在处在一个重要的关键的转型期,中国企业的产品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中国的经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服务转型,为中国的软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会。东软会创新努力的进行扎扎实实的研发和市场的服务,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为客户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我们愿意为这些提供我们的努力和贡献,谢谢大家。